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如果通膨降溫幅度有限且FED維持高利率,成長股與科技股將承壓,尤其是微軟(MSFT)、蘋果(AAPL)與特斯拉(TSLA)等高估值企業,因為市場對降息的期待可能延後。此外,房地產類股與高負債企業如公用事業股(XLU)也可能因融資成本維持高檔而表現疲弱。
另一方面,通膨與關稅帶來的物價上升可能利好能源與消費必需品類股,如埃克森美孚(XOM)和可口可樂(KO),因為這些企業具有定價能力,可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此外,若美國政府強化關稅政策,本土製造業與供應鏈在地化的企業,如卡特彼勒(CAT)與3M(MMM),可能受惠於進口替代效應,帶來業績成長動能。
新聞資訊
美國1月CPI數據即將公布,市場預期年增率將降至2.8%,但核心通膨仍超過3%。同時,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可能進一步推高物價,影響FED降息時機。
1月通膨數據將揭曉,是否降溫符合市場預期?
美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將於週三公布,市場預計年增率將從去年12月的2.9%降至2.8%,這將是連續三個月上升後的首次回落。然而,即使符合預期,這一數據仍高於疫情前CPI通常2%以下的年增幅度,顯示通膨仍處於相對高檔。
➡️ 為何這次的通膨數據如此重要?
如果CPI年增率如預測所示下降,這將表明通膨正在緩慢降溫,但仍未達到FED設定的2%目標。過去一年,美國通膨雖從2022年高峰9.1%大幅回落,但最近幾個月回落趨勢放緩,顯示最後一哩路仍充滿挑戰。
FED降息計畫是否會受影響?
FED自2022年開始大幅升息以抑制通膨,雖然政策已成功將CPI壓低,但目前仍未達標。市場普遍預期FED最快將於2025年開始降息,然而若通膨降溫速度不如預期,降息時機可能延後。
➡️ 核心通膨更值得關注嗎?
市場預估1月核心CPI(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年增率將從12月的3.2%降至3.1%。由於核心通膨更能反映長期物價趨勢,FED官員通常會優先參考此數據來決定貨幣政策。若核心通膨降幅有限,FED可能選擇維持高利率更長時間。
川普政策會讓通膨再起?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已對外國商品加徵關稅,並承諾將進一步強化貿易壁壘。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指出,若這些關稅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可能使2025年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通膨率上升2個百分點,可能進一步推遲FED降息時機。
➡️ 關稅對市場影響有多大?
關稅政策將提高進口商品成本,進而推動物價上漲,使美國企業與消費者面臨更大通膨壓力。如果通膨重新升溫,FED可能不得不延遲降息,甚至在極端情況下重新考慮加息,這對股市與經濟成長都將構成風險。
通膨降溫幅度有限,市場需關注FED動向
1月CPI預計將小幅回落至2.8%,核心CPI降至3.1%,但通膨仍高於FED目標。市場普遍預期2025年將開始降息,但川普的貿易政策可能帶來新的通膨風險,影響FED決策。投資人應持續關注週三公布的數據,因為它將影響股市、債市以及FED未來的政策走向。
延伸閱讀:
【美股新聞】AI驅動強勁業績,Monday.com股價創三年新高!
【美股新聞】科技巨頭AI支出破天荒,2025年上看3,250億美元!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