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滑落迫使全球銀行重新思考自身定位,數位革命與新興金融科技競爭重塑銀行業未來,品牌與顧客關係成為關鍵資產。
全球銀行業正處於關鍵性的十字路口。根據麥肯錫(McKinsey)2024年度銀行報告,過去兩年銀行業的獲利能力創下自2007-09年金融危機前新高,每年全球銀行總獲利超過1兆美元,堪稱全球最賺錢的行業。然而,這場榮景多半來自高利率環境。隨著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等逐步降息,銀行未來一年勢必面臨盈利壓力及核心定位的挑戰。
隨著數位革命席捲全球,傳統分行網絡逐漸失去往日優勢,社會對機構信任也出現動搖,金融科技(Fintech)及遠端銀行強勢崛起,加深產業「認同危機」。如何同時滿足客戶日常交易效率與深層財務信任關係,成為銀行生死存亡的分水嶺。同時,麥肯錫點出:「老字號銀行若能以真誠顧客關係為資產,結合品牌策略與體驗創新,將有望躍升為客戶生活夥伴、非純粹金融工具。」
歐美部分銀行已率先透過轉型分行模式,強化現場互動與生活價值連結。如Virgin Money在英國曼徹斯特推出多功能社區分行,融合共同工作、創業孵化、小型會議及咖啡座,舉辦瑜伽、音樂或財經熱點討論,讓分行成為顧客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土耳其Is Bank將大型市區分行改作社區藝文空間、共享工作區及線上市集實體展示場,結合環保與教育活動,並透過整合App促進活動參與與交易,真正落實銀行在顧客生活體系的「關係經濟」。
這樣的生命導向轉型不僅需要人才、資本投入與願景,更是對數十年銀行經營模式的徹底顛覆。有能力擁抱改變、主打人本品牌故事的銀行,將擺脫客戶流失給新金融科技及遠距銀行的命運,激發現有顧客參與和信賴,創造長期競爭優勢。儘管利率榮景即將落幕,全球銀行面臨的,不只是危機,更是重新定義自我的「偽危機」—對能夠創新的機構,這將是史無前例的重大機遇。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