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面對特朗普批評時,仍堅持將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而非美國。分析師指出此舉有助於降低成本並分散供應鏈風險。
近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對蘋果公司(NASDAQ:AAPL)決定將iPhone製造從中國轉移至印度表示失望,他質疑該公司為何不考慮將生產基地設定在美國。然而,專家們認為蘋果不太可能因政治壓力而改變其計劃。
根據分析師比爾·莫里爾(Bill Maurer)的觀點,蘋果已經花費多年時間在全球範圍內擴大生產,包括印度。他強調,將iPhone在美國生產的成本極高,對消費者來說也會造成影響。此外,當前的政治環境未必能穩定到讓企業進行長期投資。
另一位分析師吉恩瓦·投資者(Geneva Investor)則提到,蘋果的印度製造計畫早於特朗普政府就已開始,目的是為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根據美國銀行的估算,在美國生產一部iPhone的成本可能高達90%之多,而中國的30%關稅與印度的10%相比,顯然更具可控性。
此外,奧利佛·羅季安科(Oliver Rodzianko)指出,蘋果需要保持短期利潤,因此將重心放在印度的製造策略上是明智之舉。富士康(Foxconn)在印度的擴張計畫預示著蘋果將在2025年前將產量提高至2500萬至3000萬部,這樣做不僅提升了韌性,也確保了成本效率。
展望未來,雖然美國本土製造仍是一個長期的可能性,但目前還需等待自動化技術的成熟。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曾表示,只有當機器人能夠以“規模和精度”運作時,iPhone才有可能在美國生產。因此,蘋果在短期內將繼續優先考慮印度市場,以維護其整體盈利能力。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id7o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