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總統意欲撤換Fed理事Lisa Cook,引爆市場對貨幣政策與美債利率的預期裂變;美股短線穩定但全球金融不確定性加劇,投資人審慎看待政策獨立性與後續風險。
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再度投下一顆震撼彈,宣布解除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理事Lisa Cook職務。此舉不僅標誌著史無前例的Fed人事直接干預,更可能改變美國金融市場的政策預期。分析人士警告,一旦川普成功填補席位,聯準會將現總統掌控的多數席次,貨幣政策可能急劇偏向寬鬆、打擊市場對Fed獨立性的信心。
此時,Cook本人則強硬反擊,聲明依據法律總統無權直接罷免Fed理事,表明拒絕辭職並將持續履職。根據《聯邦儲備法》,理事僅能「因故罷免」,是否構成法律上的「因故」恐引發法律戰,Fed獨立性首度面臨新型態危機。近來,美債殖利率曲線也開始反映此政策不確定性——短期債殖利率略降、長債則攀升,市場普遍押注短期聯邦利率有望下修,但長期通膨補償與政策風險溢價同步上漲。
知名機構Evercore ISI副主席Krishna Guha稱,市場目前未完全消化「Fed政策獨立性破裂」的潛在衝擊,預計2026年政策方向將明顯「川普化」,不僅對關稅帶來的通膨採取寬容立場,利率更有望加速下修。此一預期讓機構投資人對美債長短利差做出調整,也可能導致美元走弱。雖然短期內股市或因貨幣刺激而上揚,但中長線投資人必須警惕Fed制度品質及潛在債市劇烈波動的風險。
同時,川普近期大量轉進美債市場,根據美國政府倫理辦公室披露,他自就任以來已購入逾一億美元債券,囊括州、地方與企業債。不僅為近半世紀來首次總統在任期內未將個人投資置於盲信託,還直接受惠於聯準會降息所帶來的債券價格上漲。
展望未來,隨著市場持續高度關注9月Fed利率決策,與川普政治與人事布局持續推進下,金融市場波動性有升無降。機構如UBS仍預估今年Fed多次降息,但指標性長期債殖利率難見明顯回落,美元價值也恐承受下壓。若法律戰延燒、獨立性受損,美國金融核心制度將再遭考驗,投資人須做好避險準備,密切追蹤Fed人事及政策走向的最新發展。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