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主軸未歇,輝達在財報前重獲資金關注
Nvidia(輝達)(NVDA)周五收在174.98美元,上漲1.72%,市值仍逾4兆美元,反映生成式AI資本支出循環延續與投資人對下週財報的押注。短線買盤回流,但估值與政策變數同步升溫,管理層對出貨節奏與需求延續的最新指引,將成為股價下一步的關鍵催化。
資料中心強勁成長,基本面高增長仍在軌道上
生成式AI帶動的雲端與企業算力升級,持續推升輝達資料中心營收。公司在會計年度2026年第一季(截至4月27日)資料中心營收年增73%,在大型科技客戶導入最新GPU平台下,營運動能延續。該季每股盈餘年增33%,若排除面向中國市場的H20庫存減損約45億美元影響,每股盈餘年增幅可達57%,顯示核心需求仍強。
軟硬整合築高護城河,CUDA生態強化黏著度
輝達的競爭優勢不僅在GPU硬體效能,更在於軟體與開發者生態系。CUDA平台提供的函式庫與工具已成為AI開發主流,僅支援輝達GPU,構築高轉換成本與長期黏著度。資料中心以數百至上千顆GPU的叢集部署,搭配網通與軟體堆疊,形成端到端解決方案,鞏固其在AI加速領域的市佔領先地位。
財報周逼近,市場聚焦指引與交貨節奏
輝達預定於8月27日公布會計年度2026年第二季業績,市場除關注營收與毛利率外,更在意資料中心出貨節奏與雲端客戶的採購能見度。庫存減損影響已在前季反映,投資人將比對本季與下半年的產能調度、產品組合與單位經濟,評估高成長能否延續至明年。
中國銷售政策傳出變動,H20減損回沖空間待釐清
外媒評論指出,先前對中國出貨的限制可能出現政策鬆動,傳出恢復銷售但需就中國營收繳納15%給美方。若此進展獲官方與公司證實,先前針對H20的庫存減損或有回沖空間,有助改善每股盈餘與存貨週轉。然而政策細節與時間表仍不明朗,相關不確定性仍需納入風險評估,財報會後的管理層說明將是關鍵觀察點。
競品追趕加劇,記憶體容量成新世代競爭焦點
競爭對手正快速迭代產品,AMD最新發表的MI400X在部分工作負載上對標輝達Blackwell Ultra平台,並於記憶體容量具備優勢,直擊AI訓練中的關鍵瓶頸。雲端客戶亦出於價格效能與供應鏈分散考量導入第二供應商,同時大型科技業者推進自研AI加速器。長期而言,特定超大客戶的自研晶片可能稀釋通用GPU在訓練與推論的占比,壓抑輝達的訂價權與市佔上行空間。
估值溢價仍高,成長放緩與本益比收斂風險並存
在高成長支撐下,輝達維持前瞻本益比約40倍的溢價區間,但隨基期墊高與競爭加劇,市場對未來兩到三年的成長坡度更為挑剔。若管理層指引顯示成長動能趨於正常化,評價倍數有機會出現溫和收斂,對股價形成獲利了結壓力。反之,若新產品與軟體授權帶動的毛利結構優化優於預期,溢價可獲延續。
產業資本支出大循環未盡,雲端與企業AI雙線推進
生成式AI從模型訓練擴散至推論與企業工作流程,帶動第二波支出轉向更重視能效與記憶體帶寬的架構升級。大型雲端供應商將為中小企業提供按需GPU資源,擴大下游需求面。雖然政府監管與出口管制仍是變數,但AI應用落地的商業回報逐步清晰,使得伺服器、網通與電力基礎建設的長鏈條資本支出具延展性。
市場情緒兩極化,資金在AI硬體與軟體間尋求再平衡
理財達人Humphrey Yang提到,過去五年押注輝達的投資回報超過1,500%,凸顯個股選擇的放大效果;但也提醒風險與波動並存。同時也有外媒點名特定軟體廠商受惠於AI功能導入、訂閱韌性與回購,評價較低、獲利成長可見度高,或在未來數年相對跑贏硬體龍頭。資金可能在AI硬體與軟體間動態切換,影響短線相對強弱。
股價震盪加劇,關鍵區間等待財報定價
輝達近期經歷回跌後的反彈,短線波動度提升且對消息高度敏感。財報與指引若優於預期,股價有望挑戰前波高點區間;若中國銷售與產品交貨節奏指引保守,市場可能反映評價調整,測試近月支撐。相對大盤與同業,輝達的貝塔值偏高,操作難度上升,對長線投資人而言,節奏與風險承擔能力將是關鍵。
風險與機會並存,三大觀察決定多空勝負
短線投資人應聚焦三個面向,分別為中國銷售政策與H20去化進度、資料中心出貨與毛利結構的變化,以及大型客戶自研加速器對訂單能見度的影響。中長線而言,輝達在軟硬整合與生態位仍具優勢,但估值溢價對成長敏感度更高,任何成長趨緩或競品突破都可能引發評價重估。財報周將提供最直接的基本面驗證,亦將為股價定下一段時間的相對強弱。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