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輝達財測恐排除中國,兩大券商仍喊買

中國變數扮演財測焦點,股價震盪不改長多

Nvidia(輝達)(NVDA)下週財報前,市場共識聚焦一件事:未來財測是否納入中國。即便多家機構預期指引可能偏保守,兩大券商同步調高目標價,佐證長線結構性需求仍穩。股價在前日大幅震盪後,最新收在175.64美元、微跌0.14%,本週早前曾單日回跌達3.5%,創近四個月最大跌幅,反映投資人於政策與總經不確定性下先行降風險,而非基本面逆轉。

Blackwell驅動數據中心需求,短中期成長曲線延續

法人預期本季營運將由Blackwell家族GPU驅動,資料中心需求持續偏緊。KeyBanc指出,B200供給在第二季躍升約四成,第三季可望再增兩成,更高階的B300亦開始放量,供應鏈良率改善與交期縮短有助營運可見度。即便不計入中國,雲端服務商與企業生成式AI投資延續,仍足以支撐輝達短中期成長。

若排除中國營收,財測或保守但上修空間猶在

KeyBanc將輝達第二季營收預估上調至471億美元、每股盈餘1.05美元,均高於市場共識的459億美元與1.00美元。該行同時將第三季營收與每股盈餘預估調降至504億美元與1.14美元,低於市場的526億美元與1.19美元,主因假設指引仍不納入中國。不過若包含中國出貨,輝達單季營收可能額外增加20至30億美元,成為潛在上修觸發點。

機櫃出貨大幅提速,GB200全年規模放大

供應改善帶動整機解決方案放量,KeyBanc將今年GB200機櫃出貨量預估由2.5萬套上修至3萬套,反映產能與供應鏈執行持續優化。隨著雲端龍頭加速資本支出與模型迭代,運算密度與能效的升級循環有望延續至明年,鞏固輝達在AI基礎設施的定價權與市佔。

政策不確定與費用假設升溫,指引取態趨審慎

在出口管制、授權時程與地緣風險未明朗前,保守指引屬合理選擇。KeyBanc並提到對中國銷售可能需負擔約15%的政府相關費用與當地自研AI晶片推進,皆令管理層傾向保守看待短期前景。不過該行下調2026年預估的同時,上調2027年展望,主因雲端資本開支循環更長、更大且向整櫃化演進,有望在更高階產品世代再度放量。

投資生態鏈延伸機器人,FieldAI募資突顯邊緣智能潛能

生態系面向,輝達企業投資部門NVentures參與的機器人新創FieldAI宣布於兩輪中合計募資4.05億美元,最新估值接近20億美元。該公司採硬體中立的軟體路線,強調將物理原理融入AI模型以在工業現場更安全運作,初期鎖定具髒、累、危風險的巡檢監測場景,並計畫擴編以支援美歐亞多項百萬美元等級合約。對輝達而言,這類體感智能與實體數據擴張,有望在邊緣推論、機器人平台與產業數位化上帶來中長期運算需求增量。

市場同步降風險布局,AI題材短線受壓但非基本面轉差

近期科技類股賣壓擴散,量化與動能資金同步收斂風險部位,半導體指數單日回落約1.5%,S&P500資訊科技類股亦居跌幅前段。除對中國出貨與監管政策的擔憂,市場亦在聯準會主席鮑爾演說前重新定價風險,AI相關消息如新模型更新、企業內部重整等疊加心理面因素,放大短線波動,但對長期AI投資週期的影響有限。

券商續挺多頭架構,目標價同步上調

儘管短線震盪加劇,買方研究仍偏向正向。KeyBanc重申優於大盤評等,將目標價自190美元升至215美元,理由是Blackwell產品力與供應改善帶動營收能見度提升;Susquehanna亦維持正向評等、將目標價自180美元上調至210美元,看好資料中心動能延續。市場共識預估輝達本季每股盈餘約1.01美元、營收約459億美元,公司預計於8月27日公布財報。

股價回測後企穩,走勢等待財測催化

技術面上,輝達經歷一波獲利了結與風險平衡的拉回,本週早前單日重挫後,近兩個交易日波動收斂並圍繞175美元附近整理。量價結構顯示資金正等待基本面催化,短線關鍵在於法說會對第三季與下半年出貨節奏的敘述,以及是否把中國納入指引。若管理層口徑偏穩健但黑韌世代供應與機櫃整案放量明確,股價有望重回基本面驅動。

基本面與資金面雙軌驅動,長期投資敘事未變

從供應改善、產品升級到雲端資本支出週期,輝達的護城河仍由軟硬體整合、生態系廣度與開發者黏著度構成,短期政策與總經雜訊難以改變主趨勢。以產業角度觀察,AI運算密度與成本效率提升將持續推動升級需求,邊緣與機器人應用的商業化亦逐步打開新市場,為中長期營收曲線提供第二成長曲線。

投資觀察重點聚焦內容勝於數字,三大線索定調股價

展望法說會,三項訊號最關鍵:其一,指引是否將中國納入與相關風險表述;其二,Blackwell與GB200整櫃的供需節奏及交期改善幅度;其三,雲端與企業客戶下單強度與新應用落地,如機器人與邊緣AI。若指引雖保守但供應與訂單能見度進一步提高,疊加券商上調目標價與資金回流,高波動後的評價修復可期。反之,若政策不確定升溫或資金面持續自科技類股抽離,股價恐延長整理期,但長線多頭架構仍以基本面為依歸。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輝達B30A傳聞升溫,出口許可與權重成雙刃劍

【關鍵趨勢】別再只盯著輝達!「它」將是 AI 浪潮的下一波領漲主力?

【美股動態】輝達機器人開發破200萬,Blackwell與Rubin成焦點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