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五月賣出」觀念遭到挑戰,近期股市回升顯示持續投資或許更為安全,專家呼籲避免恐慌性拋售。
在華爾街有句古老的諺語:「五月賣出,然後離開。」這一投資策略認為,在每年5月開始至10月期間,股票表現普遍較差,因此建議投資者在此時轉向現金。然而,今年卻打破了這一傳統。自4月底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已上漲約6%,並於本週二首次實現今年累計獲利。今年股市反彈得益於貿易休戰和溫和的通脹資料,儘管市場仍面臨波動。
學術研究指出,「五月賣出」雖有其依據,但長期而言,保持全額投資可能比試圖把握市場時機更具安全性。多位專家如David Lerner表示,應該選擇持有投資並對沖風險,而不是因為恐懼而拋售。他強調,最近的恐慌性拋售創造了科技和通訊大公司的購買機會,穩健的買入策略已帶來超過20%的回報。因此,未來投資者需要重新評估傳統觀念,尋找適合的投資時機與策略。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id7o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