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達美航空2025Q2財報前瞻,國慶連假激情過後,營運動能剩多少?

圖/Shutterstock

聚焦高毛利艙位,鞏固品牌與獲利基礎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美股代號:DAL)是美國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市值超過300億美元,自2009年與西北航空合併後,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自COVID-19疫情衝擊以來,公司透過聚焦高價艙等策略進行轉型,逐步擺脫低價機位的營運壓力。核心經營策略之一,是透過顧客忠誠計劃的實施,利用如免費升級艙等的獎勵措施刺激顧客消費同時提高忠誠度,使營收來源更穩定。

 

豪經艙與國際航線表現穩健,營運結構持續優化

達美航空在2025第一季的財報中雖面臨總經逆風與國內需求疲弱,但仍展現出相對穩健的營運成果。整體營收年增3.3%至130億美元,創下同期新高,其中顧客忠誠計畫所貢獻營收成長7%,貨運收入成長17%,皆顯示高毛利部門對營收貢獻日增。

國際航線營收年增 7%,主因歐洲與亞洲旅運需求恢復較快;而美國本土市場則相對疲軟,經濟艙表現遲滯,年增僅 1%。管理層坦言,消費者與企業對於旅遊支出更趨保守,但仍強調將持續保護獲利結構與穩健現金流的營運方針持續成長。

 

自由現金流持續上升,獲利預測轉趨保守

據市場預估,達美航空2025年第二季的EPS約2.05美元,營業利潤率預計介於11%至 14%。若依全年預估,EPS約為5.36美元,相較4月預估的7.23美元有26%的縮減,反應市場對於下半年前景較為保守。

此外,達美航空在2025年第一季創造13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全年自由現金流預期將突破40億美元,高於2024年的34億美元。管理層預期,今年將償還至少 30 億美元債務,年底前將財務槓桿降至2倍以下,並在未來五年進一步降至1倍。這一系列去槓桿行動,讓信用評等機構連續三次上調其信用展望,反映財務體質逐漸茁壯。

 

估值不高但風險仍在,短期持有、中期視財報操作

雖然達美航空財報與基本面逐步改善,但股價表現仍落後同業,2025年初至今股價(YTD)仍為負報酬。主要原因包括市場對於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擔憂、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以及整體消費支出趨緩。目前股價約在 50 美元附近,對應2026年預估EPS約6.7美元,本益比約為7.5倍,低於同業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UAL)的9.3倍,整體股價並未不算高。

若第二季財報優於預期,並釋放「高獲利+去槓桿」的利多訊號,有望開啟新一波漲幅,建議投資人可以等待股價出現修正時逢低布局,並於財報發布時關注(1)公司是否持續降低財務槓桿;(2)忠誠顧客計畫獲利情形;(3)關稅政策逐漸明朗後公司是否能給出全年財測。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關稅公告引爆美股下跌!關鍵看7月談判結果與中國回應

【美股焦點】遭遇連環利空夾擊,重挫7%的特斯拉能否翻轉走勢?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