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
放大鏡短評
台積電(TSM)和三星考慮在阿聯酋建設新的晶片工廠,將有助於滿足全球對 AI 運算需求的持續增長。隨著半導體產能增加,市場供應量提升,晶片供不應求的狀況有望緩解,台積電可望在未來持續獲利,其合作夥伴如輝達股價也有望因此受惠走升。當晶片量能獲得釋放,市場也將會提升對科技類股的信心。
不過即使台積電和三星有興趣在阿聯酋設廠,當地設備環境也須同步配合才能發揮效益。目前看來,阿聯酋雖然有雄心勃勃的計畫,但中東地區的基礎設施不足、技術門檻高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阻礙這些計劃的實現。從報導中可以看出,台積電目前傾向維持原先訂定的全球擴張計劃,如果台積電未見在阿聯酋設廠的必要性和獲利性,則可能不會先執行此計畫。
新聞資訊
台積電與三星考慮在阿聯酋設廠,滿足AI運算需求增長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TSMC)與韓國三星電子最近與阿聯酋政府展開討論,考慮在未來幾年內於該國興建先進的半導體晶圓廠,這些新工廠將用於滿足全球對人工智慧(AI)運算日益增長的需求。台積電高層已於近期造訪阿聯酋,探討興建工廠的可能性,據報這些設施將媲美台積電在台灣的高端生產基地。三星也派出代表前往該地進行類似的商討,顯示兩家半導體巨頭都在考慮將其產能擴展至中東市場。
設廠計畫處於早期階段,面臨高成本和基礎設施挑戰
目前這些討論仍處於初期階段,並不確定最終是否會實現,因為這些計畫面臨一系列技術挑戰與其他不確定因素。根據報導,設廠規模若按照當前規劃,可能耗資超過1,000億美元,這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重大投資。此外,阿聯酋目前缺乏支援大規模晶圓廠所需的技術和基礎設施,這是促成這類計畫實施的一大障礙。半導體產業的特性要求工廠需要依賴密集的技術人才、現有供應鏈基礎以及其他支援設施。這類工廠還必須持續進行技術更新,否則將快速過時,因此阿聯酋若要成為晶圓製造的全球樞紐,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台積電全球擴張計畫持續進行,專注於美國、日本與德國
儘管正在與阿聯酋進行討論,台積電表示,目前仍專注於其既定的全球擴張計畫。這家總部位於台灣的晶圓代工廠目前正積極在美國、日本和德國建設新工廠,這些工廠旨在應對全球晶片需求增長,特別是在AI、5G和高效能運算領域的需求。三星對此則未發表任何評論,但與台積電一樣,三星也正在積極拓展其全球晶片生產能力。
阿聯酋致力於成為AI技術中心,推動經濟多元化
阿聯酋正積極推動成為人工智慧技術的區域樞紐,這是其推動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化產品依賴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該國已經進行了一系列與AI相關的重大投資,其中包括與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合作,擴大AI技術的應用範圍。阿聯酋的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Mubadala已是GlobalFoundries的大股東,該公司原是美國超微半導體(AMD)的工廠運營單位,顯示該地區早已開始尋求在半導體產業中的發展機會。然而,儘管阿聯酋在AI和半導體領域投入大量資金,其建設晶圓廠的努力仍然受到現有基礎設施不足的制約。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美股衝高後回落,道瓊逆勢收紅!(2024.09.23)
【美股新聞】三星拉攏台積電共同開發HBM4,搶先SK海力士量產
【美股新聞】英特爾攜手台積電打造3奈米AI晶片,強勢進軍AI晶片市場!
【美股新聞】台積電Q2財報表現擊敗預期,強勁AI需求帶來利潤飆升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