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
放大鏡短評
輝達(NVDA)的股價回調超過10%,主要原因包括美國政府限制先進晶片出口中國的政策,以及資金流向轉向其他成長更快的公司。這些因素讓市場對輝達未來的營收增長產生疑慮,尤其是市場對其2025年成長預期降溫,這可能導致短期內股價持續受壓。再者,晶片出口限制也使輝達面臨來自中國市場的挑戰,這可能影響其全球市佔率與競爭力。
預估輝達 FY2026每股盈餘(EPS)可達 3.89 美元推算,目前輝達本益比為 37 倍,位於過往五年本益比31~81 倍的偏低位置。而輝達FY26Q1毛利率恐下滑至71.5-72.5%,低於市場預期,恐引起獲利能力下降的擔憂,或導致短期內股價出現修正。然而,CMoney研究團隊考量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主權AI需求及CoWoS產能有望提升,可推動輝達獲利持續創高,故維持輝達買進建議,目標價本益比維持44 倍,目標價因調高FY2026 EPS預估,由 154美元上調至 171 美元。
更完整研究報告內容詳見:【美股研究報告】更上一層樓!輝達Nvidia三大成長動能續強,股價漲勢再起可期?
新聞資訊
美國限制先進晶片出口影響輝達未來營運
近期,美國政府計劃進一步對中國及其合作夥伴國家限制先進晶片的出口。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華盛頓當局準備推出新法令,對出口至東南亞和中東的先進AI晶片設定上限,這樣的政策將限制中國對其他國家的運算力存取。這一措施對於依賴中國市場的晶片巨頭,特別是輝達(Nvidia Corp.)來說,將構成營運上的重大挑戰。輝達的核心產品在全球AI運算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若這些政策進一步實施,可能會影響其未來的營收增長及全球市場份額。
熱錢轉向其他受惠AI的公司
除了政策風險,輝達股價回落的另一原因是市場資金流動的變化。近來,獲利了結的賣壓對輝達形成了額外的負擔,尤其是在市場中,熱錢開始轉向其他可能受益AI浪潮的公司。例如,博通(Broadcom)上週四公佈了強勁的財報和財測,令投資人對其未來前景感到振奮。這使得不少動能投資人將資金撤出輝達,轉而追逐博通等增長更快速的股票。此舉也反映出在晶片與AI領域,投資者對不同企業的選擇有時會更具敏感度。
輝達營運挑戰與未來展望
儘管輝達在AI領域的技術優勢依然強大,但市場對其未來成長的預期已經有所回落。根據分析師的預測,輝達在2025年的營收將較2024年成長55%,但這一增長率明顯低於2024年超過一倍的表現。分析師預期,2025年輝達的每股盈餘將從2024年的2.72美元大幅增長至4.20美元。然而,這樣的成長預期仍受到市場對美國政府政策的疑慮以及競爭加劇的影響。因此,輝達能否在未來幾個月內守住125至130美元的區間,將是衡量其是否能突破當前困境的關鍵指標。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博通迎來「輝達時刻」狂飆11%,特斯拉三個月股價翻倍!(2024.12.17)
【美股研究報告】一鳴驚人!博通AI營收展望強勁,股價將漲破天際?
【美股研究報告】賽富時Salesforce盤後狂飆10%,Agentforce扮演最大功臣!
【美股新聞】「這兩檔」石油巨頭搶AI市場,為數據中心供電,股價有望上漲?
【美股新聞】TikTok禁令逼近,蘋果與Google股價恐受影響?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