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
放大鏡短評
可能對股價造成的影響
輝達(NVDA)目前面臨中國反壟斷調查,這可能會對其在中國市場的營收構成壓力。儘管輝達在中國無法銷售最先進的產品,但該公司仍透過較低效能的晶片維持市場份額,並且中國營收對其總體財報仍有可觀貢獻。這場調查可能引發市場的不確定性,但考慮到輝達在全球AI領域的領先地位,這些短期風險或許不足以影響其長期增長潛力。
現在可以買嗎?
對於投資者來說,輝達依然是AI與高效能計算領域的領航者,儘管面臨美中兩國的政治挑戰。若市場情緒因中國的反壟斷調查而引發股價波動,這可能是進場的機會。輝達的財務狀況穩健,且在全球市場的擴展仍有強勁動能。若能承受短期波動,輝達的長期成長潛力仍然值得看好,因此可以視為一個長期持有的投資標的,建議逢低買進。
另一方面,輝達FY26Q1毛利率恐下滑至71.5-72.5%,低於市場預期,恐引起獲利能力下降的擔憂,或導致短期內股價出現修正。然而,CMoney研究團隊考量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主權AI需求及CoWoS產能有望提升,可推動輝達獲利持續創高,故維持輝達買進建議,目標價本益比維持44 倍,目標價因調高FY2026 EPS預估,由 154美元上調至 171 美元。
更完整研究報告內容詳見:【美股研究報告】更上一層樓!輝達Nvidia三大成長動能續強,股價漲勢再起可期?
新聞資訊
反壟斷調查引發關注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SAMR)於本週啟動對輝達(NVDA)以70億美元收購Mellanox交易的反壟斷調查。中國指控輝達未遵守交易的條件,未依據公平原則繼續供應GPU加速器。此舉加劇了輝達在中國的營運困境,並可能對公司造成高達78億美元的罰款。
中美科技戰的新焦點
這一調查發生在美國政府加大對中國限制高端AI晶片的措施背景下,輝達成為美中科技競爭中的最新焦點。美國禁止輝達向中國出售其A100和H100等先進晶片,並要求輝達開發較低效能的替代品A800和H800,然而這些產品也未能順利進入中國市場。
輝達的應對策略
儘管輝達在中國的高端產品銷售受限,該公司依然依靠銷售較為普通的產品維持在中國市場的地位。2023年第三季,輝達來自中國的營收為54億美元,占其總營收的15.4%。這一比例較去年有所下降,但專家認為輝達仍能承受這一變化。
兩極化的晶片產業
美中之間的技術壁壘越來越明顯。美國限制對中國的晶片出口,迫使中國加速發展自主AI晶片,形成兩個相互競爭的半導體生態系統。這種分裂將對全球供應鏈和跨國企業帶來挑戰,尤其是蘋果等需要在兩國間運營的大型公司。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美股震盪,博通盤後飆逾15%!(2024.12.13)
【美股研究報告】賽富時Salesforce盤後狂飆10%,Agentforce扮演最大功臣!
【美股研究報告】Marvell獲亞馬遜青睞,ASIC、矽光需求續強,股價將直上雲霄?
【美股新聞】「這三檔」量子運算股暴漲超過398%,還有望繼續上漲?可以買嗎?
【美股新聞】Apple Intelligence降臨!蘋果iOS 18.2重大更新和下一代功能搶先看!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