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聞】川普提高關稅加劇通膨壓力,聯準會降息恐再延後!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有望受惠的類股:
美國升高進口關稅,將提高外國商品成本,對本土製造商與進口替代概念股構成利多,像是家電股惠而浦(WHR)、服飾股Han​​esbrands(HBI)、以及美國鋼鐵(X)等,可能因成本降低而受惠。此外,防禦型產業如日常消費品、公共事業,在通膨環境中也較具抗跌能力,像是P&G(PG)、Kimberly-Clark(KMB)及美國公用事業(NEE)等企業。

恐承壓的類股:
關稅上升將使成本壓力轉嫁到消費端,恐衝擊零售業者如沃爾瑪(WMT)、Target(TGT)等依賴進口產品的通路商。同時,科技股如蘋果(AAPL)和戴爾(DELL)等供應鏈遍布中國與亞洲的新創科技公司,也可能面臨毛利率壓縮。若通膨再升溫,則成長型股票整體估值也恐遭市場修正。

新聞資訊

穆薩列姆對通膨與關稅的擔憂是什麼?

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穆薩列姆(Alberto Musalem)在最新公開演說中指出,美國近期宣布的進口關稅措施可能會對通膨產生高達1.2個百分點的總體影響。他說,這當中0.5個百分點屬於一次性的直接效果,而0.7個百分點則來自較難預測的間接效果,包含企業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通膨預期上升等情況。

穆薩列姆表示,聯準會可以忽略直接性的短期衝擊,但不能輕視這些可能長期存在的間接壓力。他更強調自己會對這些「第二層影響」保持高度戒備,並呼籲其他官員也應該持續觀察企業與消費者的行為反應。

 

為什麼聯準會更難降息?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2025年聯準會會降息三次,但根據穆薩列姆的說法,如果間接性的通膨壓力加劇,聯準會不但可能延後降息,甚至不排除進一步升息。這與聯準會主席鮑爾日前表示「關稅通膨可能是暫時性」的看法形成微妙對比,尤其令人回想起2020年疫情後通膨爆發時,聯準會當時也一度誤判通膨是短暫性的,最終被迫大幅升息。

經濟學家Kathy Bostjancic更進一步表示,現在評估關稅對通膨的影響非常困難,特別是如果關稅政策是分階段實施,將讓政策制定者更難預測物價走勢,因而傾向保守操作,估計直到今年第4季聯準會才會啟動第一次降息,而且次數可能會少於市場原先預期的三次。

 

關稅政策對美國企業與民眾有什麼實際影響?

穆薩列姆分享了聖路易聯準銀轄區的企業狀況,指出許多公司已回報計畫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有些則已開始調漲價格,意味著企業對通膨的預期已經轉變,也證實間接效應正在發酵。若這種行為廣泛發生,不僅推高物價,也會影響消費者信心與支出行為,進一步影響整體經濟表現。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反彈遭遇賣壓,主指全數收黑!(2025.03.27)

【美股研究報告】美光2025年HBM產能全滿!但股價為何不跟著衝?

【美股研究報告】CrowdStrike FY26Q1遇逆風,盤後暴跌逾9%,布局機會來敲門?

【美股新聞】美國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國家加徵25%關稅,全球能源市場受影響!

【美股新聞】Google預言量子時代將在5年內爆發,將成為AI下一波浪潮?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