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氣平台轉型大爆發!從碳捕捉、氫能到太空發射場,舊平台再生走向多元未來

全球逾12,000座老舊油氣平台正加速退役與改造,將原能源巨擘基礎轉型為碳捕捉、氫能生產、人工魚礁、太空發射場等新型基礎,形成產業、環境、科技全新生態圈。

全球海域中原本專門開採油氣的1萬2千座離岸平台,有超過五分之一在未來十年面臨退役潮。據國際能源總署(IEA)估算,單在北海和墨西哥灣,亞洲太平洋地區就有超過5,500座平台規劃除役。這不僅衝擊石油巨頭如ExxonMobil(XOM)、BP(BP)、ENI等財報結構,更促使行業尋找新商機。隨著全球碳減排與能源轉型壓力升高,離岸平台成為潔淨技術與環境永續的新舞台。

其中,碳捕捉與儲存(CCS)已成最具潛力的轉型模式之一。英國HyNet North West計畫,由ENI領導,以149公里舊有管線將工業CO2送入利物浦灣下方的耗盡氣田,年初通過政府核准,成為CCS商業化先驅。專家指出,英國就有逾百條舊管線可能適合CCS或氫能儲存,不僅節省上億英鎊新建管線費用,還能快速對接低碳產業。

氫能則在歐洲與亞洲市場展現新能量。像荷蘭PosHYdon試驗案,直接在舊油氣平台頂端安裝電解槽,藉原有管線將產製的綠色氫回送陸地,協助躋身再生能源新玩家。專家認為,技術障礙已大幅降溫,規劃與政策協調才是真正難題。

除了能源,部分平台被改建為大型人工魚礁、海洋研究據點與商業養殖場。例如美國“rigs-to-reefs”政策下,數百座北墨西哥灣舊平台變身生態熱區,成為魚類、海洋生物的避風港,加速生物多樣性復育。類似的結構也吸引科學家設立觀測站,監測環保與氣候變化。

最具話題性的創新用途,莫過於做為太空發射場。義大利、德國等正積極規劃離岸平台作為新一代火箭升空基地,期望緩解全球軌道發射飽和困境。SpaceX(TSLA)曾收購墨西哥灣油氣平台用於探索海上發射可能,顯示產業跨域整合啟動。

儘管多數平台轉型尚在初期,相關專案已遍及英國、歐盟、東南亞與美洲,帶動工程技術、人力再培訓以及環境永續新產業鏈。分析認為,未來政策協調、投資誘因與政府帶頭將成關鍵,加上產業連結如Nexstep(NEX)等新創進場,全球油氣平台轉型帶來的不僅是能源結構改變,更可能催生跨界多元商業新生態。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