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俄能源依賴大幅下降,貿易格局翻天!美國供應力道持續強化,全新市場生態浮現

歐盟與俄羅斯貿易量自烏克蘭戰事後重挫82%,能源進口比重驟減、供應鏈劇變,美國與挪威成石油新主力,歐企面臨產業結構重洗牌。

過去長期被視為歐盟能源供應主力的俄羅斯,自2022年侵略烏克蘭後,因歐盟迅速推動多重貿易限制與能源禁令,雙方貿易總量出現史上最劇烈萎縮,2025年第二季已較戰前重挫高達82%,直接將俄羅斯庞大出口與進口角色矮化。根據Eurostat數據,第二季雙邊貿易額僅剩145億歐元,是2002年有記錄來最低點,更出現22年來首次對俄貿易順差,不僅展現歐盟制裁實力,也反映其產業結構正加速重塑。

隨著禁令與制裁加深,歐盟能源進口重心急速移轉。俄羅斯石油自2021年佔比29%,2025年已驟降至只剩2%;同時美國與挪威供應佔比分別提升5與4個百分點,取而代之成為新主力來源。天然氣依賴也顯著下降,從戰前39%一路跌至13%。類似趨勢同樣出現在鎳、鐵、鋼材等原物料,顯示歐盟下游產業供應鏈重整已具規模。

雖然能源依賴下滑支撐歐盟政策自主,但大型歐企面臨新的成本壓力與供應風險。由於多數替代能源須仰賴長途運輸與新投資,短期內製造成本與電力價格上揚壓力難以完全消除。正如機械與車輛出口順差急速萎縮至5億歐元,產業競爭力考驗加劇。此外,化學製品依舊維持最大順差(28億歐元),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利基領域。

對於是否應恢復部分與俄羅斯貿易,產業內有分歧。批評者指出,過度依賴新興能源出口國或將面臨同樣的地緣風險,且美國、挪威能否短期填補缺口尚待觀察。然而支持者認為擴大多元來源能降低單一市場衝擊,亦激勵歐企投資於綠色能源與數位設備,像是美股科技巨擘NVIDIA、Microsoft相關解決方案正逐漸介入歐洲新型產業鏈。

未來歐盟如何維持能源自主並平衡經濟韌性,將是產業重組下最關鍵議題。隨俄烏局勢未明,歐盟轉型速度與政策彈性將直接影響區域競爭力、企業獲利結構及美歐科技、能源企業在全球佈局的新角色。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