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版圖將生變,小型股估值受矚,大型股獨霸走向終結。
美國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即將在Jackson Hole政策研討會發表備受矚目的談話,市場緊張氛圍蔓延,投資人屏息以待。近期經濟數據喜憂參半,雖CME FedWatch Tool顯示降息機率仍高達85%,但較一週前的99%顯著下滑,反映政策路徑充滿變數。隨金融圈普遍預期Fed將由「適度緊縮」轉向「中性政策」,一旦降息啟動,資金流向正出現微妙轉變。
摩根士丹利、Bank of America等機構指出,美股過去幾年大企業獨霸、集中化現象顯著,但經濟循環指標目前正遊走於谷底與復甦間,若後續進入明確復甦,加上Fed降息及企業獲利改善,原本被冷落的小型股(如S&P 500市值排名靠後者)有機會迎頭趕上。BofA策略長Savita Subramanian表示:「過去復甦期小型股本益比擴張速度是大型Nifty 50的兩倍,甚至最小型50家企業年表現可高出12個百分點。」她並點出了一系列便宜、具高Beta值的小型股,包括Eastman Chemical(EMN)、Halliburton(HAL)、First Solar(FSLR)、Host Hotels & Resorts(HST)、United Airlines(UAL)等,建議投資人關注其潛在表現。
事實上,大型科技股雖然估值高企、過去表現亮眼,近期卻出現漲多拉回,新一輪資金正逐步移向評價合理、受益於景氣復甦的小型價值股。Doug Ramsey(The Leuthold Group)觀察,現今S&P 500的集中度和本益比,高度類似1999年網路泡沫前夕,而隨後美股領導風格曾歷12年的小型股盛世。他強調:「大型企業高估值溢價太大,小型股靠本益比回升即可大幅超越。」不過,也有專家認為AI與科技產業仍是主旋律,未來大型科技股雖表現難再同往昔,但優勢並未完全消退。
整體來看,隨貨幣政策趨於寬鬆,市場輪動的可能性升高,低市值、高成長小型股有望成美股新風潮。投資人應把握年度與景氣週期轉折,評估資產配置是否需要加重小型股比例。不過仍需留意宏觀環境及全球政經變因,未來資金能否持續湧入「新寵兒」,還有賴Fed動向與經濟數據進一步指引。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