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在繁忙的交易中飆升超過10%,美國和歐洲對俄制裁以及伊朗和協議談判談遭阻對世界市場造成滯長衝擊。
由於俄烏沖突沒有降溫的跡象,歐元下滑幅度增加,各類商品都面臨上漲。
布蘭特原油報價上漲12.73美元,報130.84美元,而美國原油上漲9.92美元,報125.60美元。
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潛在打擊使標準普爾500指數股票期貨下跌1.1%,而納斯達克指數期貨下跌1.4%。
日經225的期貨交易比週五的現金收盤價低約300點,而美國國債期貨則因投資者尋求避險跳漲10點。
布蘭特原油繼上週攀升21%之後,因美國和歐洲傳出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而進一步受到刺激。
美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Ethan Harris說:「如果西方國家切斷了俄羅斯的大部分能源出口,這將是對全球市場的一次重大沖擊。」
他估計,失去自俄羅斯進口的 500萬桶石油可能會使油價翻倍至每桶200美元,並放緩全球經濟增長。
博鰲亞洲論壇表示,不僅僅是石油,大宗商品價格自1915年以來有了最強勁的上揚。在上週的眾多波動中,鎳上漲了19%,鋁上漲了15%,鋅上漲了12%,銅上漲了8%,而小麥期貨上漲了60%,玉米上漲了15%。
這只會進一步推升全球通貨膨脹,本週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計將顯示年增長率為7.9%,核心CPI為6.4%。
所有這些都使歐洲央行本週的會議更加複雜。
澳洲國民銀行的經濟學家Tapas Strickland說:「鑒於滯脹的可能性非常大,歐洲央行可能會將其資產購買計劃的最大靈活性保持在200億歐元,並持續至第二季度,甚至可能更久,從而有效地推遲加息的時間。不過,更高的CPI預測也意味著加息在即。」
歐洲央行更加鴿派的近期前景與避險資金流動相結合,推動德國10年期債券收益率上週大幅下降32個基點,而美國收益率下降23個基點,至1.738%。
隨著歐洲經濟增長前景的暗淡,歐元受到打擊,上週下跌3%至2020年中期以來的最低點。
美元則廣泛走強,美元指數最新報98.812,上周攀升了2.3%。
黃金受益於一貫的避險資產地位,最後上漲0.7%,報每盎司1,983美元。
參考資料/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