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焦點】輝達Nvidia財報前瞻:資料中心營收、Blackwell出貨時程受關注

圖/Shutterstock

輝達(NVDA)將於台灣時間週四(美國週三收盤後)公佈FY25Q3財報。分析師預期,受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需求推動,其資料中心營收將創新高,成為推動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此外,投資人也會密切關注輝達最新的 Blackwell AI 晶片出貨進度。

輝達第三季財報看點

輝達有望在FY25Q3實現亮眼的年增成長,主要動能來自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強勁需求。華爾街分析師預期,輝達FY25Q3營收將年增84%,達到332.8億美元,淨利將成長至174.5億美元(每股盈餘70美分),相較去年同期的92.4億美元(每股盈餘37美分)大幅提升。

 (美元) FY25Q3(分析師預估) FY25Q2 FY24Q3 營收| $332.8億| $300.4億| $181.7億| 每股盈餘| 70美分| 67美分| 37美分| 淨利| $174.5億| $166億| $92.4億|

資料中心營收是關鍵

輝達的資料中心業務在FY25Q2創下263億美元的紀錄,分析師預期,FY25Q3有望將再創高峰,達到295.3億美元。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8月表示:「全球資料中心正全力加速升級計算架構,以適應加速運算和生成式 AI。」摩根士丹利也將輝達的目標價從150美元上調至160美元,並維持「增持」評級。

Blackwell AI 晶片出貨進度

除了財報數據,投資人也關注輝達 Blackwell AI 晶片的最新消息。黃仁勳稱該晶片是「產業的革命性改變者」,但摩根士丹利指出,供應鏈限制可能短期內抑制輝達的表現,並表示「更大幅度的上調可能出現在今年稍晚。」

財報季尾聲:本週迎來精彩壓軸

截至目前,S&P 500 指數中超過九成的公司已公佈第三季財報,整體淨利年增6.8%。然而,本週仍有重量級企業,包括沃爾瑪(Walmart)和其他零售巨頭,將於週二和週三公佈財報,而輝達的財報可能成為市場短期走向的重要指標。

放大鏡短評

輝達作為加速運算GPU的供應商,其FY25Q3財報不僅是科技產業的關鍵指標,也可能影響整體市場的走勢。隨著人工智慧需求爆發,輝達資料中心業務的增長預期強勁,若實際數據符合甚至超過市場預期,可能帶動科技股整體反彈,尤其是晶片、雲端運算及AI相關股。但若財報不及預期,市場可能將該結果視為AI熱潮放緩的信號,進一步引發獲利了結潮。

此外,輝達 Blackwell 晶片的出貨進度是一大關鍵因素。市場消息指出,Blackwell 晶片可能因生產過程中的過熱問題導致延後出貨,這可能短期影響市場對輝達的信心。

輝達對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晶片生態鏈上下游:包括台積電(TSM)、艾司摩爾(ASML)等供應商可能受惠於AI晶片需求強勁,但若供應鏈受壓或出現延遲,這些公司可能短期面臨波動。
  2. 雲端巨頭:微軟(MSFT)、亞馬遜(AMZN)和谷歌(GOOG)等雲端供應商依賴輝達的硬體和AI解決方案,其成長前景將受到輝達數據的正向或負向影響。
  3. AI應用相關企業:如Meta(META)、特斯拉(TSLA)及生成式AI平台,市場對AI投資的情緒將決定這些公司是否能持續吸引資金。

個別公司分析

可能受惠公司

  1. 台積電 (TSMC)及ASML(ASML)
    • 利多:輝達晶片出貨創新高可直接帶動台積電的營收,尤其是先進製程需求的增長,以至於先進製程必需的ASML EUV光刻機需求也有望提升。
    • 利空:若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例如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加劇,可能影響投資人信心,長期看可能使晶片製造產業鏈遷移至其他地區。
  2. 微軟 (Microsoft)
    • 利多:作為輝達的主要雲端合作夥伴,微軟的Azure雲端服務將受惠於AI計算需求的爆發。
    • 利空:若輝達晶片供應不足或價格上漲,可能增加微軟的雲端運營成本。
  3. Meta Platforms (META)
    • 利多:輝達的AI硬體支持Meta的元宇宙計畫和生成式AI平台,推動其技術能力進一步增強。
    • 利空:若市場對AI成長的預期降低,可能壓制Meta的元宇宙及AI廣告平台相關投資回報預期。
  4. 特斯拉 (Tesla)
    • 利多:特斯拉在自駕技術中大量使用輝達的GPU硬體,輝達技術進步可強化特斯拉的競爭優勢。
    • 利空:若輝達的硬體價格上升,可能增加特斯拉自駕系統的訓練成本。

可能受壓公司

  1. 超微 (AMD)
    • 利空:輝達的技術及生態系領先地位可能進一步壓縮AMD在資料中心和AI市場的競爭空間。若輝達持續強勢,AMD可能被迫進行價格競爭。
  2. 英特爾 (Intel)
    • 利空:輝達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可能進一步稀釋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尤其是資料中心業務領域。

結論

輝達的資料中心業務增長若超出預期,將推動晶片供應鏈上游公司(如台積電、ASML)以及AI應用相關股(如微軟、Meta)股價上漲。然而,Blackwell 晶片可能的延後出貨將是市場關注的潛在利空因素,短線上需警惕可能的波動。

風險管理

  1. 分散投資:避免過度集中於單一AI相關公司,建議在晶片、雲端服務及應用端中進行分散。
  2. 關注供應鏈問題:Blackwell 晶片的過熱問題若未能迅速解決,可能拖累輝達短期營收,需密切觀察生產進度及供應鏈變化。
  3. 設立停損點:若輝達財報低於市場預期或Blackwell 晶片延後出貨引發股價大幅調整,建議為短期投資設置停損點。

整體來看,輝達的表現將決定市場對AI的短期信心,而Blackwell 晶片出貨進度將是未來幾個季度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長期則需要持續觀察其技術創新與供應鏈管理的表現。

延伸閱讀:

【美股新聞】美超微任命新會計師,盤後股價狂飆近36%!

【美股盤勢分析】半導體蠢蠢欲動,等待輝達財報降臨!(2024.11.19)

【美股新聞】輝達Blackwell晶片過熱,雲端巨頭數據中心部署恐面臨挑戰?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