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高通(QCOM)即將在本週三盤後公布2025財年第二季財報,市場普遍預期營收將達106億美元、每股盈餘為2.82美元。
儘管面臨中國關稅疑慮與蘋果自研晶片長期風險,但法人普遍認為高通股價仍顯著低估,具備反彈潛力。
你將看到:
高通財報前關鍵數據與法人預期
AI PC、手機晶片、汽車業務的最新動能
關稅與蘋果脫鉤的潛在影響
投資人該如何評估本益比修復空間
手機晶片續熱,關鍵看中國Android旗艦撐不撐得住
高通QCT部門(半導體業務)在上季創下20%成長紀錄,主要受惠中國高階Android手機出貨暢旺。
本季延續此動能,三星Galaxy S25全系列導入Snapdragon 8 Elite,搭載WiFi 7與X80 5G晶片,法人預期手機業務年增可達10%,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但市場也觀察到iPhone與PC拉貨可能提前發生,短期拉升出貨、但下季恐面臨回落風險。特別是蘋果2027年將終止基頻合作,儘管2025年仍佔比高達20%,Android廠商能否填補缺口仍待觀察。
AI PC剛起步,營收貢獻有限但方向正確
Snapdragon X系列AI PC晶片已進入第四代,支援Copilot+ PC,合作廠商包含微軟與多家OEM品牌。
雖然短期貢獻營收仍有限,但高通設定2026年前推出100款AI PC設計機型,NPU算力達45 TOPS,成為邊緣AI的潛力平台。
若AI PC能複製手機晶片的商業化路徑,高通將有望拓展出另一個數十億美元市場。
汽車晶片增速趨緩,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滲透需驗證
汽車部門在上一季年增61%,但本季法人預估僅增長50%,雖仍是亮眼數據,但成長放緩的跡象引發市場擔憂。
重點在於車廠導入速度與總體經濟放緩是否導致遞延訂單,目前尚無明確訊號。
中國關稅風險升溫,高通受影響有限但不容忽視
雖然美國最新一輪145%對中關稅暫未涵蓋手機與電腦,但晶片與電子產品可能被列入下一波清單。
好消息是,美國市場僅占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10%,高通供應鏈靈活且已具備多元出海口,影響相對可控。
不過市場將關注高通是否有進一步調整供應鏈的動作,以因應不確定性升高的貿易環境。
估值仍便宜,法人認為具備修復潛力
高通目前股價約147美元,距離法人平均目標價187美元仍有超過27%的空間。
Bernstein分析師指出,高通目前本益比僅14倍,較SOX與S&P500折價達40%,是歷年來最大折價之一。若AI與手機動能確認,回升至16-18倍本益比將是合理推估。
投資策略:三種風格該如何應對?
🔺 進取型:若財報優於預期,建議短線逢低佈局,聚焦AI PC與手機晶片供應鏈受惠股,如美股高通(QCOM)、台股穩懋(3105.TW)、聯詠(3034.TW)。
🟡 平衡型:可先觀望財報與法說會內容,關注管理層對中國與AI進展的具體說法,待回測支撐後再分批佈局。
🔻 保守型:在關稅政策與蘋果合作尚未明朗前,建議仍以現金與防禦型資產為主,可關注短債ETF(如SHY)或大型AI概念ETF(如QQQ)。
📌 台股延伸觀察|高通財報可能牽動這些台廠
根據高通產品布局與市場動能變化,以下台股公司可能出現連動表現:
聯發科(2454.TW):Dimensity晶片搶攻高階市場,與Snapdragon 8 Elite競爭白熱化。
穩懋(3105.TW):為高通手機PA晶片供應商,訂單與高通出貨動能密切相關。
世芯-KY(3661.TW):AI加速晶片設計服務需求增加,與高通邊緣AI戰略契合。
👉 建議觀察:5月台廠法說是否提及高通相關訂單、AI PC拉貨與車用訂單變化。
📍關注三大關鍵訊號能否兌現
高通財報公布在即,整體來看「基本面仍穩、估值偏低」,但需關注以下三個訊號是否同步兌現:
QCT成長續航力:手機與車用晶片年增是否維持雙位數
AI PC進度確認:設計機種數量與品牌導入是否達標
本益比修復機會:股價能否脫離147美元震盪區間向上挑戰191美元
【美股焦點】亞馬遜25Q1財報前瞻:雲端與AI為成長主軸,估值修正創造佈局機會
【美股焦點】Meta 25Q1財報前瞻:廣告動能強勁但變數猶存,聚焦成長與支出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