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在短短一週內,慧與科技(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HPE)釋出兩項重磅消息:一是獲得美國國防部總額 5600 萬美元的高效運算合約,二是價值 140 億美元的 瞻博網路公司(Juniper Networks, JNPR)併購案正式通過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審查,成為人工智慧(AI)網路基礎建設的佈局關鍵。但這波股價跳漲,真能為慧與科技帶來長期轉機?
本篇將從下列重點解析:
為何國防合約金額雖小,卻是戰略意義重大
美國司法部放行瞻博併購案的關鍵交換條件是什麼
法人怎麼看這次收購對慧與科技財務與估值的影響
投資人該如何因應這波利多帶來的追價風險
國防合約只是「小訂單」?背後是高效能運算市場的入場門票
慧與科技近期公告,獲得來自美國國防部兩筆合約,各為 2800 萬美元,合計 5600 萬美元。合約內容分別為:
高效能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現代化計畫:於密西西比州 Stennis Space Center 執行
交付三套系統至空軍基地:預計 2033 年完成,時程長達 8 年
雖然金額在科技業不算龐大,但這類合約意義非凡,原因在於:
📌 HPC 是支撐 AI、氣候模擬、軍事分析等高負載運算的基礎設施,慧與科技能在國防級市場切下一塊地盤,等同取得「國家級算力標章」。
這代表慧與科技不只是伺服器供應商,更開始進入「AI 國安級供應鏈」,對未來爭取大型政府專案極具說服力。
美國司法部放行併購案:交換的是「競爭性」,換來 AI 網路的成長空間
去年底,慧與科技宣布將以 140 億美元收購瞻博網路公司,主要目的是強化其在 AI 網路與自動化管理的能力。
然而,由於雙方在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市場佔有率居高,美國司法部曾提起訴訟阻止合併。
直到上週,雙方達成妥協,條件如下:
慧與科技出售旗下 Instant On 無線產品線(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市場)
開放瞻博 Mist AIOps(人工智慧營運平台)原始碼授權予競爭對手
換句話說,慧與科技捨棄傳統企業無線產品線,換取進軍 AI 網路與資料中心市場的門票。而這正是投資市場所關注的成長曲線。
為何法人看好這筆收購將推動慧與科技本益比擴張?
根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BofA)報告,這次收購雖付出讓步,但仍被視為「策略合理、可望帶來獲利與評價提升」。
他們給出的三大理由:
平台整合性強:瞻博提供完整網路管理解決方案,與慧與科技的企業雲端基礎架構互補
AI 驅動的營收槓桿:Mist AIOps 將可帶動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與資料中心的高毛利業務
交叉銷售機會多:慧與科技原有客戶基礎龐大,整合瞻博後可創造新營收動能
📈 美銀將慧與科技目標價由 20 美元調升至 23 美元,維持「買進」評等
目前股價約 19 美元左右,代表法人仍預期 20% 上漲空間。
三種未來可能發展,哪一種最可能實現?
📊 情境一:順利整併、AI 應用快速落地(機率最高|預估佔比 60%)
瞻博整合進度順利,Mist AIOps 成功導入慧與科技既有客戶系統
預估 2025 年底起,AI 相關產品佔整體營收比重達 25%
邊緣運算與資料中心成為新獲利引擎,毛利率提升 2–3 個百分點
股價影響:估值有望上修至 15–17 倍本益比,股價目標區間上看 25–28 美元
⚠️ 情境二:整併不順,AI 投資回收期延長(機率中等|預估佔比 30%)
系統與客戶端整合遇到技術瓶頸,AI 應用進展緩慢
收購產生一次性費用拖累自由現金流,2025 財報展望保守
法人轉趨觀望,估值壓縮至 12 倍以下
股價影響:可能回落至 16–18 美元,陷入區間震盪整理
🔻 情境三:宏觀景氣惡化、企業 IT 支出緊縮(機率較低|預估佔比 10%)
美國進一步升息或地緣政治惡化,導致企業縮減資本支出
包括 HPE 在內的企業級 IT 解決方案需求下滑
股價影響:恐跌破前低 15 美元,回測長線支撐
✅ 投資結論:以當前收購條件與法人預期推論,第一種情境(整併順利、AI 成長加速)機率最高。若後續營運數據與財報能印證此趨勢,慧與科技有望轉型為 AI 網路領導品牌,股價也有望正式脫離低谷區間。
📌 台股延伸觀察|這些公司也可能受到影響
由於慧與科技強化 AI 基礎建設與高效運算領域,以下台股可能出現連動效應:
緯穎(6669):伺服器代工大廠,慧與科技與其有深度合作,HPC 需求增溫有望受惠
智邦(2345):提供企業級網路交換器,瞻博在台部分產品由 ODM(原始設計製造)廠協助生產
嘉澤(3533):為伺服器高速連接器供應商,AI 運算需求提高將帶動出貨量
👉 建議觀察:Q3 法說會是否提及美系客戶出貨量與新訂單情形
🧭 慧與這次股價上漲,是轉機的開始還是短期反應?
慧與科技這波合併與合約雙利多,讓市場重新聚焦其在 AI 網路與高效能運算的潛力。接下來關鍵在於:能否把這些技術優勢轉化為實質營收與毛利提升,並在財報中給出具體指引。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亞馬遜進入AI轉型關鍵期,AWS回溫、Kuiper升空、機器人自動化重塑營運體系
【美股焦點】Meta收購語音AI新創PlayAI,加速建構多模態超級智慧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