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雖然市值達11兆美元,但投資回報不佳,對習近平的經濟增長計畫造成壓力,並影響全球貿易。
在中國股市面臨挑戰之際,總市值約為11兆美元的市場卻未能給予投資者期待的回報。根據Bloomberg News報導,儘管近期出現小幅反彈,中國主要指數僅回到十年前的水平,遠低於美國股票的漲幅。例如,如果十年前在CSI 300(NYSEARCA:ASHR)上投資10,000美元,如今僅增至13,000美元,而同樣金額若投入S&P 500則可超過30,000美元。
分析師指出,問題在於結構性因素,自1990年代以來,中國交易所更注重將家庭儲蓄引入國家主導項目,而非提升股東回報。這一傳統導致新上市公司供應過剩、投資者保護薄弱及頻繁醜聞發生。市場觀察者劉紀鵬表示,該體系常常優先考慮融資需求而忽視投資者利益。
這種表現不佳也解釋了中國高達35%的家庭儲蓄率,進一步限制消費支出,與北京希望內需承擔更多經濟負擔的目標相悖。習近平設定5% GDP增長目標的同時,也面臨美國關稅的挑戰,但疲軟的股市回報使得提振信心變得更加困難。改革努力效果參差不齊,監管機構已收緊IPO標準並促使企業提高分紅,2024年分紅達到2.4萬億元人民幣(3340億美元),但整體進展仍顯不均。
此外,當局再次加快科技類上市速度,引發外界對於重新強調融資而非盈利能力的擔憂。對於投資者而言,資訊明確:若無法進行深入改革,使企業治理與股東價值一致,市場可能繼續被形容為“金融家的樂園和投資者的地獄”。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