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首次嘗試以「正當理由」解僱聯準會官員,引發對中央銀行獨立性的擔憂,專家警告可能導致政策重大轉變。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驚人地嘗試解僱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官員莉莎·庫克,這是自1913年成立以來的首例幹預行為。Evercore ISI副主席克裡希納·古哈指出,此舉不僅加強了特朗普對聯準會的控制欲,更威脅到該機構的獨立性。他表示,市場過於關注特朗普是否會解僱現任主席鮑威爾,而忽略了更廣泛的潛在影響,即「特朗普化」的趨勢。
若庫克被迫離職,特朗普的新任命將使其所選的官員在聯準會內形成4-3的多數,這可能改變一些儲備銀行總裁的連任決策,如芝加哥的古斯比和紐約的威廉姆斯。此種情況或在幾個月內引發根本性的治理變革。法律爭議焦點在於特朗普是否有權界定何謂「正當理由」,而庫克則主張未達標準。
古哈強調,法院是否允許庫克繼續留任成為關鍵問題,特別是在訴訟進行期間。此外,他提到,「特朗普化」的聯準會可能採取截然不同的貨幣政策,包括新的模型與預測方式,並在勞動市場風險管理上顯著偏向防範下行風險。
市場反應方面,古哈預測可能出現收益率曲線陡峭化、通脹補償提高及美元走弱等情形,並警告股市短期內受益後仍面臨長期評價下滑的風險。他最後指出,資產市場尚未適當定價即將可能發生的聯準會獨立性破裂,呼籲投資者密切關注未來局勢變化。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