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稀土供應大洗牌,美國MP Materials暫停出口,中國稀土價格飆升,新能源及高科技產業恐面臨供應壓力與成本挑戰。
美國近年積極推動關鍵原料本土化,在稀土領域更與全球最大生產國中國展開激烈角力。隨著美國主要稀土礦商MP Materials(NYSE:MP)暫停出口至中國磁材廠,加上中美貿易戰加劇,中國主導稀土產業鍊的態勢出現變化,引發全球原料價格連環飆漲,重創下游新能源車、風電等高科技產業。
根據專業研究,MP Materials的礦產原料長期支撐中國7%至9%的釹、鐠(NdPr)氧化物供應,而這兩種稀土是製造超強磁鐵、推動電動車馬達、風力發電和國防設備的關鍵。自美中新政策協議後,MP已停止原料出口,導致中國廠商面臨顯著供應缺口。中國NdPr氧化物價格於2023年3月一度低迷至每噸345,000元,然而自今年7月9日起一波拉升,近期更衝破632,000元,短短一個月大漲逾40%,創下兩年新高。
美方為了加快本土稀土產業發展,提供MP材料高價收購保障,甚至提出每公斤110美元的價格支撐,遠高於當時中國行情。這一舉措不僅顯現美國在去除對中國依賴的企圖,也吸引更多投資湧入美國和其他非中國稀土礦場。隨著中國今年罕見未公開稀土開採、冶煉配額,市場憂心後續供應是否收緊,導致產業前景更加詭譎難測。
然而分析師也提醒,磁鐵需求受限於中國出口管制與全球製造週期波動,儘管原料價格步出虧損區,終端廠家能否承受原料大幅漲價,還需觀察包括電動車、風機產業等對成本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中國近期則透過與美國、歐洲簽訂協議,逐步鬆綁部分稀土磁材出口,令全球供應鏈再度變得難以預測。
專家分析,美中稀土博弈已成產業長期趨勢,隨著新能源、高科技應用成長超過產能增速,供應壓力將加劇,價格續揚機率高,投資者和相關產業須嚴密關注政策動向與供應鏈安全。未來若西方加速礦產投資佈局,有望減緩對中國依賴,但短期內全球新能源及高端製造業仍須因應原料價格波動與供給不確定性的挑戰。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