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顛覆臨床試驗困境!NVIDIA攜行業巨頭推進醫療創新革命

臨床試驗效率低落且成本驚人,AI正以協作模式整合產業資源,如NVIDIA技術聯盟,力求醫藥研發突破。

醫藥產業的研發滯後、臨床試驗成本高昂與成功率低迷,長久以來被視為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根據Bernstein最新分析,產業自2012年至2022年研發支出激增44%,但美國新藥核准量卻停滯不前。超過八成臨床試驗未能如期完成,關鍵問題涉及資金短缺、招募困難及設計不佳等。因此,業者紛紛尋求以人工智慧(AI)破局。

報告指出,AI不僅能優化試驗設計,更能協助從過往臨床數據與健康紀錄中提煉入選條件,提升效率及成功率。例如在病患招募階段,利用機器學習模型整合電子病歷、化驗結果、臨床紀錄,精準媒合適合試驗族群,不僅縮短招募時程,更提升資源調度的精準度。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則能於非結構化醫療資料間找出隱藏人選,針對時程落後也能及時給予預警。

隨著試驗進行,AI還可協助即時監控臨床現場的合規狀態,包括異常事件回報、資料輸入異常及執行偏差,一旦發現問題,可迅速介入調整,有效控制試驗品質,降低失敗風險。在數據分析方面,AI工具亦能從複雜試驗結果中偵測可靠療效,並利用歷史資料建立「合成對照組」,加速統計推論及新藥上市時程。

目前產業內的AI推動者分為三大類:一是傳統臨床受託機構如IQVIA Holdings (NASDAQ:IQV)、Icon (NASDAQ:ICLR)、Fortrea Holdings (NASDAQ:FTRE);二是新興健康科技公司如Medidata、ConcertAI、Massive Bio與Flatiron Health;三是混合型AI企業如Tempus AI Inc (NASDAQ:TEM),結合分子診斷、基因定序與AI配對。

其中,NVIDIA (NASDAQ:NVDA)成為聯盟技術核心,合作夥伴包括IQVIA、ConcertAI等,共同開發臨床流程AI代理人,建構多元醫療數據平台。業者普遍以資料庫規模作為技術利基,如Caris Life Sciences自詡擁有全球最大多模態分子/臨床成果資料庫。

仍須注意,伯恩斯坦分析師雖肯定AI革命帶來基礎改革,但也指出短期內的實際影響可能將比預期更謹慎。產業規範嚴谨、流程複雜,AI能否真正顛覆現有試驗型態,仍有待觀察。無論如何,在研發成本持續上升、急需效率突破的壓力下,臨床醫藥產業正站在AI技術革命的關鍵十字路口。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