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患有罕見遺傳疾病的嬰兒KJ Muloon,成功接受世界首例個性化CRISPR治療,顯示出希望與潛力。
在基因編輯領域,一項重大突破引起廣泛關注,嬰兒KJ Muloon成為全球首位接受專門設計的CRISPR療法的患者。他出生時被診斷出罕見的尿素循環障礙病(CPS 1),這種疾病使得肝臟細胞無法有效分解蛋白質,導致氨的積聚,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腦損傷甚至死亡。
目前,CPS 1通常使用如限制蛋白攝入、氮清除劑及藥物等傳統方法進行治療,但效果有限,而肝臟移植則需患者至少滿一歲並找到合適的捐贈者。因此,研究團隊選擇了實驗性的替代方案,透過脂質奈米粒子傳遞CRISPR基因編輯療法。KJ在六個月大時首次接受低劑量治療,隨後經過仔細監測後進行高劑量靜脈輸注,目前已完成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劑量,反應良好,血液中的氨濃度降低,對飲食中蛋白質的耐受性也有所改善。儘管同時遭遇病毒感染,他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醫生表示他所需減少用於降低體內氨的藥物劑量。
這一里程碑事件標誌著CRISPR技術的潛力,雖然目前美國FDA僅批准其用於治療鎌狀細胞貧血和β地中海貧血,且這些療法仍採取通用型的方法,但KJ的案例展示了根據個人基因組定製的療法的前景。主導研究的賽克斯學院及費城兒童醫院的Kiran Musunuru博士指出,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將會逐漸下降,使得個性化基因編輯療法更具可負擔性。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id7o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