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關稅影響加劇,日本和韓國汽車製造商的財務部門面臨挑戰,必須迅速調整策略以維持市場競爭力。
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之際,美國對日本及韓國汽車的關稅政策正逐步施壓。根據報導,豐田(Toyota)首席財務官在八月初透露,由於美國關稅,該公司全年度經營利潤將下修至3.2兆日圓,相當於近95億美元,顯示出關稅對汽車產業的重大衝擊。雖然美方已將針對日本及韓國進口車輛的關稅從25%下調至15%,但專家指出,這仍高於預期,並未完全解決問題。
隨著二季度的獲利大幅減少,現今亞洲汽車製造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例如,現代(Hyundai)的淨利潤下降22%,受到8280億韓元(約6.04億美元)的關稅影響。三菱汽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其淨利潤幾乎被削減一半。儘管如此,這些廠商尚未將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而是選擇內部削減開支來應對困境。
然而,除了關稅外,中國汽車品牌崛起成為另一嚴峻挑戰。日本和韓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正在遭遇威脅,尤其是在電動車領域。因此,在此背景下,汽車金融部門如豐田金融、現代資本等,也必須重新思考其客戶接觸點,以保持銷售穩定性和顧客忠誠度。最終,如何平衡風險與信任,將決定這些企業能否成功渡過難關。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