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AI領域面臨科技巨頭限制,但低廉的推理成本讓其有機會加速採用,預計將迅速改變市場格局。
隨著中美之間的AI主導權爭奪升溫,AI代理成為新一輪競爭的焦點。儘管中國的主要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和騰訊對自家平臺上的AI代理設定了進入障礙,但北京擁有一項秘密武器:顯著較低的推理成本。根據Barclays分析師的報告,中國的推理成本約為美國的10%,這可能使得企業與消費者更快地採用AI代理技術。
雖然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已推出各自的AI代理,但它們仍然控制著訪問權限,使得普通使用者無法輕易使用這些功能。相對而言,企業內部的AI代理則能夠利用專有資料和工作流程來執行,從而不受第三方平臺限制。已有近200家企業及政府單位在2025年上半年投入至少11億元人民幣於DeepSeek合作,以提升金融、醫療以及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的生產力。
此外,中國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以全球價格的極低水平實現了競爭效能,大多數近期推出的模型僅需OpenAI或谷歌產品的10%。這樣的定價策略,加上大部分國內代理的免費使用配額,降低了大規模部署的門檻。Barclays認為,隨著採用速度的加快,反饋循環將出現,進一步改善基礎模型及代理本身的效能。儘管目前的封閉生態系統限制了消費者的使用便利性,但低成本優勢可能使中國的代理技術比美國更快速成熟並普及。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