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美航空財報季度、年度表達方式為:FYQ1:1 – 3月、FYQ2:4 – 6月、FYQ3:7 – 9月、FYQ4:10 – 12月,內文省略FY。
達美22Q1 不畏疫情,需求反彈,然油價飆升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 (NYSE:DAL) 22Q1營收93.5億美元(QoQ-1.3%、YoY+125.3%),優於我們預期,係因儘管Omicron 變種病毒確診數量在1月攀升至高峰而抑制需求,不過三月需求強勁反彈,整體22Q1營收表現已恢復至19Q1的89%,遠超乎我們預期的83%。不過在俄烏緊張局勢及勞動力持續短缺下,推動燃料及勞動力成本上升,其中燃油價格季增33%至 2.79 美元/加侖,高於原先預期的2.35-2.5 美元/加倫區間,使達美航空本季續虧,每股虧損1.48美元,不過調整後EPS -1.23 美元仍優於市場預期之-1.27美元。
達美航空22Q1營收優於預期,但仍受油價影響

各國持續解封,達美22Q2將迎來旅遊復甦大潮,獲利由虧轉盈
在客運方面,即便美國通膨觸及40年來高點可能打壓消費意願,然而我們絲毫沒看到旅行支出降低,根據Adobe經濟指標數據,美國國內旅遊機票支出較2019年成長28%,預定量亦成長12%。此外,根據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he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TSA)數據表示,美國國內機場安檢人數目前已逐步回溫至 2019 年的 9 成,美國及拉丁美洲將持續引領復甦,夏季旅遊旺季挹注跨大西洋航班需求,至於跨太平洋航班亦將受惠於澳洲、韓國、東南亞各國邊境逐漸鬆綁,載客率有望大幅提升。隨旅遊重回疫情前水準,且航空公司紛紛增加燃油附加費,將使機票價格維持高檔。至於貨運部分,雖然中國部分區域封城導致物流受阻,但預期解封後將迎來補貨潮,有利推升運價。達美預期 22Q2 營收僅較 2019 年的水平低3-7%,因將增加航班並持續招聘新人員以滿足強勁的需求推升不含燃料的成本支出較 2019 年上升 17%。考量旅遊復甦潮優於我們預期,我們上調達美 22Q2 表現,上調營收10%至 121.5 億美元(QoQ+29.9%、YoY+70.5%),儘管油價將維持高檔,預估22Q2燃油價格落於3.2-3.35美元/加侖區間內,但隨公司品牌偏好及需求的強勁成長允許達美航空將燃油費轉移至旅客上,獲利能由虧轉盈,故上調營業利益9%至12.5億美元(QoQ由虧轉盈、YoY+53.1%),營業利益10.3%,EPS上調2%至1.21美元(QoQ由虧轉盈、YoY+19.3%)。
美國國內機場安檢人數目前已逐步回溫至 2019 年的 9 成

上調達美航空22Q2預估

客運市場漸露曙光,預期達美 2022 年將恢復 96% 運力,維持買進評等
儘管疫情仍有反覆可能,航空業也持續面臨燃料成本上升及勞動力短缺等挑戰,但我們看好人們終將回歸正常生活,美國國內旅遊在 2021 年已顯著反彈,並預期商務及國際旅行將在 2022 年大幅改善,我們看好達美營運可望重回榮景,而達美受惠高利潤坐位及長途旅行的逐步增加及各種成本節約的舉措有助於獲利持續走高。考量22Q1的需求大幅優於我們預期,我們預估 2022 年恢復率將由 90% 躍升至 96% 水準,同時上調預估營收 5% 至 449.9 億美元(YoY+50.5%),營業利益上調 9% 至 28.2 億美元(YoY+49.4%),稅後淨利上調 2% 至 17.2 億美元(YoY+333.2%),EPS 上調 2% 至 202 美元(YoY+362.9%), 2023 年則將超越疫情前水準,維持預估 2023 年營收成長至2019年的104%,為 488.9 億美元(YoY+8.7%),儘管目前油價高於先前預期,但我們認為屆時俄烏戰爭將會結束,油價終會回落,故維持營業利益 59.2 億美元(YoY+109.9%),稅後淨利維持 38.7 億美元(YoY+196.7%),EPS維持 6.04美元(YoY+198.6%)。評價方面,以 2023 年之 EPS 6.04 美元預估,目前達美航空評價偏低,本益比僅 6 倍,低於疫情前平均本益比 10 倍,隨商業及長途國際旅遊逐步回溫,我們認為達美評價有上漲空間,因此維持買進評等,以 10 倍本益比計算,目標價維持 60 美元,短期股價若受地緣政治及升息等大環境不確定因素而拉回皆是好買點。
*本篇報告為FY22Q1季度更新,完整達美航空報告詳見:【美股研究報告】 航空業曙光乍現,達美航空增班增航線,恢復90%運力,長期展望樂觀
上調達美航空2022年預估

損益表

近5年達美航空forward EPS及股價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