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聞】中國向WTO起訴美國,爭議涉及電動車補助!?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中國針對美國《通膨削減法案》下的「歧視性補貼」,向WTO提出了抗議,認為該補貼導致中國電動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幅下滑,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爭越演越烈,而中國的低價電動車如比亞迪確實不容小覷,因此拜登政府還下令對外國生產的汽車軟體展開調查,稱中國技術構成潛在的國安風險,同時考慮將中國電動車的進口關稅提高至目前的27.5%以上,擴大對中國的限制。CMoney研究團隊認為,若WTO通過申訴,使得美國降低對中國的貿易限制,則中國電動車在中國政府的扶持下可能會加速崛起,影響到美國電動車產業的生態。

新聞資訊

中國已經在世界貿易組織發起了針對美國的爭端解決程序,以維護其在電動車行業的利益,中國使團在週二表示,世貿組織也已經證實了這一消息。

中國表示,它正在爭取美國《通膨削減法案》下的「歧視性補貼」,該法案導致中國和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國的商品被排除在外。

這項涵蓋範圍廣泛的法律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抵免,以幫助消費者購買電動車和公司生產可再生能源,因為美國總統喬·拜登旨在實現美國龐大的電力部門的脫碳。

中國使團表示:「在回應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和保護環境的幌子下,(這些補貼)實際上取決於從美國購買和使用商品,或者從某些特定地區進口商品。」

他們表示,他們發起這一程序是為了「維護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合法利益,並為全球市場的公平競爭維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美國貿易代表凱瑟琳·泰表示,華盛頓正在審查中國關於《2022年通膨削減法案》及其實施措施的WTO協商請求。

泰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通膨削減法案》有助於為「我們與盟友和夥伴共同追求的清潔能源未來做出貢獻」。她指責中國利用她所描述的「不公平的非市場政策」為中國製造商謀取利益。

一名世貿組織官員證實,已收到中國關於該事項的爭端磋商請求,但沒有提供細節。

在北京,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敦促華盛頓「立即糾正歧視性的產業政策,並維護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工業和供應鏈的穩定性」。

世貿組織對貿易爭端的裁決應該在成立裁決小組後六個月內作出,但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

如果世貿組織判定有利於中國,華盛頓可以隨時對此決定提出上訴,但自2019年12月世貿組織的最高上訴機構因美國反對法官任命而停止運作後,這種法律空白一直存在。

美國要求對上訴機構進行改革,指責其過度干預,並且正在進行談判,但面臨許多障礙。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美股主指全面下跌,輝達終結連6紅!(2024.03.27)

【美股新聞】拜登簽署氣候法規利好電動車

【美股新聞】女股神凱蒂·伍德拯救特斯拉?Ark投資公司買入價值3,500萬美元的電動車巨頭下跌股票!

【美股新聞】電動車熱潮已過,汽車製造商正放緩或延遲電動車計畫

美股放大鏡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可以看到!
  • facebook
  • line
作者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