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
放大鏡短評
蘋果的策略與未來前景
蘋果(AAPL)的自研5G晶片有助於降低其硬體成本,並進一步提升盈利空間。自家設計晶片不僅能夠減少外部供應商的風險,還能提高蘋果對供應鏈的掌控力。若蘋果的5G晶片取得市場認可,將會大大提升其在移動設備領域的競爭力,並對其股價形成積極推動。
高通的挑戰與股價影響
高通(QCOM)長期以來是全球領先的5G晶片供應商,但蘋果的進軍將會削弱其市場份額。蘋果若成功推廣自家晶片,將減少對高通的依賴,這對高通的營收和股價將構成壓力。儘管高通仍然是許多其他手機和設備的主要晶片供應商,但蘋果這一策略將對其市場份額造成挑戰。
結論
蘋果的自研5G晶片計劃可能改變市場格局,對蘋果而言是一項有利的策略,可能會推動股價走高;然而,對高通而言,將面臨來自蘋果強大競爭的威脅,股價可能會受到衝擊。未來幾個月,市場將密切關注5G晶片的發展。
新聞資訊
蘋果自研5G基帶晶片的推出計畫
蘋果在過去五年積極投入資金,進行自研5G基帶晶片的開發,並計劃於2025年逐步取代現有的高通基帶晶片。根據報導,蘋果即將推出的首款自研數據機晶片「Sinope」,將搭載iPhone SE 4、iPhone 17 Air等低端機型上。
首代晶片技術尚不及高通
儘管蘋果自研的首款5G晶片仍落後於高通的驍龍X80,無法支援毫米波技術,也只能提供最高4Gbps的下載速度,遠低於高通的10Gbps速度,但蘋果的目標是將其晶片與自家A系列處理器深度整合,這不僅能提升效能,還能降低功耗,改善信號品質問題。
長期目標:取代高通的領導地位
蘋果的最終目標是,在2027年推出性能超越高通的第三代數據機晶片,代號「Prometheus」,並希望它能支援更先進的衛星網絡技術。蘋果的這一計劃不僅會逐步取代高通的5G基帶晶片,還可能使蘋果在MacBook和Vision Pro等其他設備中實現行動網路功能。
蘋果的高通依賴與自主開發的背景
蘋果過去與高通的合作關係並不和諧,尤其是在專利授權方面。根據瑞銀的分析,蘋果每年需支付給高通大量專利授權費,使蘋果難以接受雙重收費的模式(高通既收專利授權費,又從每部iPhone銷售中抽成)。蘋果希望通過自研晶片,徹底擺脫對高通的依賴,並降低外部採購成本。
未來兩年計劃推出更強大晶片
蘋果計劃在2026年推出第二代數據機晶片「Ganymede」,期望其性能能夠與高通競爭,並逐步進入iPhone 18系列及高端iPad中。2027年,蘋果預計推出第三代晶片「Prometheus」,屆時這款晶片將具備超越高通的AI功能,並支援更高效的衛星網絡通信。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非農回升,特斯拉大漲,美股漲多跌少!(2024.12.09)
【美股研究報告】賽富時Salesforce盤後狂飆10%,Agentforce扮演最大功臣!
【美股研究報告】Marvell獲亞馬遜青睞,ASIC、矽光需求續強,股價將直上雲霄?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