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週一(04/11)續跌,投資者普遍憂慮中國疫情封城加劇供應鏈停滯並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俄烏戰爭及聯準會的貨幣緊縮政策亦增加市場對未來大市走向的焦慮。
聯準會持續展示其對抗通膨的決心,科技股及那斯達克指數持續受壓。繼上週下跌 3.9% 後,那斯達克指數昨(04/11)日再度下跌 2.2%,收報 13,412 點。科技成長股估值大多基於未來成長預期,尤其對升息敏感。故聯準會決意增加借貸成本及縮減資產負債表,對尖牙股 (FAANG) 及科技股壓力持續。
面對即將來臨的貨幣緊縮政策,美國公債延長低價出售。10 年期美國政府公債殖利率升破 2019 年 1月的高位至 2.779%。與債券價格逆向發展的殖利率已在過往五週持續上升,顯示資金不斷流入債券市場。
中國疫情封城清零政策令供應鏈停滯加劇,同時亦對原油價格下壓。控制疫情擴散的封城禁令已令各地工廠停擺多日,供應鏈停滯問題雪上加霜。對依賴中國半成品的美國的消費者及製造業造成各種的生產瓶頸。經濟及運輸活動的減少,對原油需求下降,亦令油價回落。
俄烏戰爭令商品價格急速上升,令企業需同時面對各方的銷貨成本壓力。從能源市場到勞工市場,企業運作成本持續上揚。投資者將從財報公告仔細檢視企業的應對手法,但 FactSet 分析認為標普 500 指數企業的營收仍有望比去年成長4.5%。

延伸閱讀:
【美股盤後】標普 11 大板塊多方群龍無首,四大指數一片慘綠! (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