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近期市場正處於「好消息即壞消息」的動態:經濟數據強勁可能推升通膨預期與債券收益率,抑制股票吸引力。
因此,12月就業報告對市場至關重要,若數據強於預期,可能導致FED暫緩降息,進一步壓抑股市表現;若數據疲弱,則可能激發降息預期,利好股市但對經濟復甦形成挑戰。特別是若薪資增速超預期或失業率維持低點(4.2%或以下),可能強化FED減緩降息步伐的理由,進一步對股市構成壓力。反之,若薪資增長放緩或失業率上升,則可能提振市場對FED降息的預期,可能帶來短期反彈,但此效應或難以持久,因疲弱數據也反映經濟動能不足,對股市中長期表現不利。。
市場影響:
- 就業數大增、失業率維持低點:顯示市場對高利率的抗壓性,FED可能不急於進一步降息。
- 強勁薪資增長:通膨壓力增大,可能引發債券殖利率上升及股市回調。
新聞資訊
為什麼就業數據強勁反而不利股市?
強勁就業數據如何影響聯準會政策?
12月美國新增就業預測為15.5萬,失業率保持在4.2%。如果數據強於預期,可能代表經濟依然穩健,但也意味著聯準會可能不急於降息。降息通常被市場視為利好,特別是對高估值的科技股而言,低利率有助於提高未來現金流的吸引力。若聯準會認為通膨壓力仍未完全緩解,而勞動市場又過於緊俏,將可能維持甚至收緊貨幣政策,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市場為何擔心強勁的薪資增速?
11月平均時薪同比增長4%,高於7月的3.6%。雖然薪資增長對消費支出有利,但對企業來說卻意味著更高的用人成本。如果薪資繼續加速增長,市場可能擔心通膨壓力回升,迫使聯準會推遲降息或維持高利率。這對股市,特別是高成長行業來說,可能構成利空。
為什麼股市會對數據強弱反應劇烈?
市場期待降息的背景是什麼?
近期市場對聯準會的降息預期大幅波動,CME Group數據顯示,聯準會上半年不降息的概率已從11%升至33%。這反映出市場對經濟數據的敏感性,尤其是就業數據。如果就業市場過於強勁,可能打壓降息希望,引發股市下跌。特別是科技股與高估值板塊,對利率變化尤為敏感。
就業數據疲弱又會如何?
相反,若12月就業數據弱於預期,例如新增就業低於10萬或失業率升至4.3%以上,可能促使聯準會加快降息步伐。這對股市可能是短期利好,因為市場會解讀為貨幣政策的轉向。但長期來看,疲弱的就業市場可能意味著經濟基礎不穩,對企業盈利形成壓力,導致股市進一步波動。
2025年的就業市場會怎麼走?
政策影響:
特朗普新任政府的政策走向將深刻影響2025年勞動市場。若施行企業減稅和基建支出政策,可能提振經濟活動與就業;但若提高關稅或限制移民,可能對部分產業造成壓力。尤其是出口導向的製造業與科技業,需面對更大的不確定性。
經濟因素:
2025年預計每月新增就業約15萬,低於疫情後的高增長期。FED的降息政策或將繼續支撐市場信心,但如果通膨與失業同時上升,市場將面臨更大壓力。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也可能持續,尤其在醫療、科技等高技能需求領域。
企業策略:
由於對未來經濟環境的謹慎預期,企業可能選擇維持現有員工規模,通過自然流失降低成本,而非大規模裁員。這意味著招聘與裁員活動將保持在較低水平。
延伸閱讀:
【美股新聞】2025年必投AI軟體股,投行分析師青睞這3檔!
【美股新聞】黃仁勳一句話讓美光股價狂漲,2025可望大爆發?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