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席習近平對地方政府在人工智慧和電動車等熱點行業的重複投資表示關切,反映出北京對過剩產能問題的擔憂。
在最近的一次城市規劃會議上,中國主席習近平直言不諱地詢問,為什麼如此多的地方政府都投入資源到相同的行業,如人工智慧、計算技術和電動車。這一提問凸顯了北京當局日益增長的對工業過剩的擔憂。《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隨著競爭加劇、利潤下滑及通縮壓力增加,中國正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今年上半年,工業利潤下降了1.8%,而6月更是急劇下滑4.3%。儘管中國經濟在美國關稅影響下仍實現5.3%的增長,但分析師警告,刺激政策減退和出口前置可能很快引發需求急劇下降。
目前,政策制定者正在討論是否應重啟十年前針對鋼鐵和水泥等領域的供給側改革。然而,今天的過剩產能問題更加複雜且廣泛,尤其是在綠色科技和消費品領域。許多相關行業由私營企業主導,這使得自上而下的削減措施難以執行。據《華爾街日報》引用的野村證券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此輪改革可能會損害短期內的投資與原材料需求。
與2015年不同的是,由於財政緊張和持續的房地產低迷,北京缺乏如住房計畫等工具來緩解衝擊。經濟學家認為,真正的解決方案在於長期結構性變革,而非行政打壓。這意味著需要重新平衡消費需求、縮減過度投資,以及調整地方與中央政府之間的激勵機制,以避免彼此競爭補貼偏好行業。Capital Economics的尼爾·希林指出,中國經濟需向更高的消費轉型,遠離依賴儲蓄和投資的模式。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id7o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