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心PCE通膨年增逼近3%,聯準會是否降息意見分歧,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多位分析師及決策者對政策有不同看法,牽動後續股匯市表現。
美國通膨壓力持續攀升,根據聯邦儲備(Federal Reserve)最偏好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七月核心年增率達2.9%,創下半年來高點。這一數值不僅高於前期水平,也超過央行設定的2%目標,顯示特朗普政府今年推動的高額關稅政策已逐步反映於終端物價,對消費者與投資人都產生了實質影響。
背景來看,核心PCE指數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被認為是反應長期通膨趨勢的更精準工具。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所有品項的PCE年增率為2.6%,月增率0.2%,主要受服務價格大幅上漲3.6%帶動,商品價格僅微幅成長0.5%。相比之下,能源品項價格年減2.7%,是抑制整體指數升溫的重要支撐。
這波通膨壓力與美國政府關稅戰密切相關。自四月起,特朗普政府針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基線關稅,並陸續擴大至多項進口產品,同時收回過去對於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稅待遇。儘管政策本意在於保護本地產業,市場分析認為,此舉已加快輸入型通膨傳導到終端消費者。
在聯準會是否降息的問題上,市場目前分歧明顯。根據Morgan Stanley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Ellen Zentner分析,若勞動市場數據持續疲弱,聯準會有可能如預期於九月發動降息;不過Creative Planning首席市場策略師Charlie Bilello則認為,當前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央行應持續升息以抑制價格飆漲。相關言論突顯聯準會內外對利率政策的路徑選擇歧見加深。
儘管通膨升溫,美國消費動能尚未明顯受壓。七月個人消費月增率達0.5%,同時個人所得亦增長0.4%,顯示民眾購買力短期內仍具韌性。然而,金融市場對通膨報告反應消極,標普500指數期貨持續下跌,公債殖利率則呈現上揚。
總結來看,隨著市場等待聯準會下月會議決策,利率走向成為金融市場最具不確定性的核心議題。若核心通膨居高不下,升息派意見益發強烈;然若勞動市場進一步惡化,降息亦有可能成為推動經濟穩健增長的必要選項。短期內,建議投資人密切留意後續經濟數據與央行利率決策,並做好資產配置上的風險管理。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