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爾再獲美銀上調目標價,目前仍被市場低估! 【賴元平】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753027200/43ddd004-b4c4-418f-9782-e3db96a05cd1.jpg 2025 年 7 月 18 日,美國銀行(BAC)再次將戴爾(DELL)的目標價由 155 美元上調至 165 美元,並維持「買入」評級。這一動作引發市場關注,戴爾股價單日上漲近 6%,從 123.98 美元漲至 131.24 美元,反映出市場對其 AI 成長潛力的認可。 這次調升評價的背後,不只是來自於戴爾在企業伺服器與 AI 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地位,更是來自其未來營收與自由現金流強勁改善的預期。美國銀行指出,AI 驅動的企業級資本支出將持續推高伺服器需求,而戴爾正是這波升級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戴爾被市場低估?】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753027200/8bdd22fb-cd89-4ebb-a208-ecec74c7e67e.jpg 儘管戴爾(DELL)已成為全球第二大 AI 伺服器供應商,但從目前的估值來看,市場仍未完全反映其轉型成果。根據戴爾與主要競爭對手基本面的比較,戴爾在五大關鍵指標中多項位居相對低點,卻同時具備良好資本報酬率與成長前景,顯示其股價仍被明顯低估: 預期本益比(Forward P/E)僅為 12.27x,遠低於微軟(MSFT)的 30.49x 與蘋果(AAPL)的 28.82x,甚至比同為伺服器業者的超微電腦(SMCI)的 13.91x 還低。 未來5年本益成長比(PEG Ratio)僅 0.88,是少數低於 1 的公司,代表其成長性尚未被市場合理反映,與慧與 (HPE) 的 4.55 或是純粹儲存 (PSTG) 的 1.66 相比更具吸引力。 EV/EBITDA 僅 10.33 倍,低於大多數 AI 伺服器競爭者,也意味著投資人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多的營運獲利能力。 投資資本報酬率(ROIC) 達 17.79%,顯示戴爾對資本的使用效率高,僅次於蘋果(AAPL)與網絡器械 (NTAP),遠優於慧與 (HPE) 的 4.11% 和純粹儲存 (PSTG) 的4.04%。 這些指標顯示,戴爾目前處於「價值股估值、成長股潛力」的甜蜜區間。 【從全球最大 PC 製造商,進化為 AI 基礎建設的關鍵供應商】 過去提到戴爾(DELL),許多投資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筆電與桌機。但如今這家昔日的 PC 巨頭,已成功蛻變為全球少數具備「端到端 AI 基礎建設能力」的科技平台型企業。 目前戴爾的營運重心聚焦於兩大事業體: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Group, ISG):】 專注於 AI 伺服器、資料中心與儲存解決方案,已成為雲端服務商與大型語言模型部署的核心基礎設施夥伴。例如旗艦產品 PowerEdge XE9680 每台售價超過 30 萬美元,並被納入包括「星際之門」等多項 AI 巨型計畫之中,預估至 2028 年相關營收可望突破 250 億美元。該部門目前營運利潤率為 9.7%,未來隨 AI 訂單規模擴大,有望提升至 12–15%,顯著強化整體獲利結構。 【客戶端解決方案集團(Client Solutions Group, CSG):】 雖起家於筆電與桌機市場,但已正式切入 AI PC 賽道。隨著微軟將於 2025 年 10 月終止對 Windows 10 的支援,企業客戶將迎來一波換機潮。根據 Counterpoint 預估,2026 年超過 50% 的新筆電出貨將為 AI PC,戴爾與高通合作推出具備 AI 協處理器的新一代商務筆電,正是搶占這波高利潤升級浪潮的關鍵布局。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753027200/e3d79946-9376-401e-97e7-9a6517682687.jpg 從財務結構來看,戴爾目前年營收約為 956 億美元,自 2019 年以來已削減逾 50% 的總負債,使其具備更強的財務彈性以投入 AI 資本支出與資料中心建設。此外,戴爾已與輝達(NVDA)、谷歌(GOOG)等全球 AI 巨頭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成為 AI 訓練與推論模型背後最關鍵的硬體提供者之一。 這場轉型不僅讓戴爾擺脫低價競爭的泥沼,也讓其在 AI 世代的硬體升級浪潮中,占據了成本效益、供應鏈整合與現金流穩定的絕佳位置。ISG 帶動營收與利潤擴張,CSG 提供現金流與升級槓桿,兩大事業引擎將為戴爾未來 3–5 年的成長曲線,奠定明確與具說服力的基礎。 【戴爾轉型成功三部曲:AI動能、低估值、財務穩健,正吸引市場目光回流】 即便當前全球市場仍籠罩在地緣政治緊張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陰影之下,戴爾卻展現出難能可貴的基本面韌性與成長潛力。從長線投資角度來看,戴爾具備三項優勢使其成為值得關注的標的: AI 基礎設施與企業級終端設備的雙重成長動能正逐步發酵 估值水準相對同業仍具明顯折價空間 自 2019 年以來大幅降低的負債比與穩健的自由現金流,構成良好的財務結構底座 隨著美國銀行將其目標價上調至 165 美元,市場開始重新對戴爾估價。這家曾以 PC 製造聞名的公司,正在成功轉型為 AI 基礎建設的重要供應商,並透過旗下 ISG 與 CSG 兩大部門雙引擎驅動營運成長。 從估值角度來看,戴爾目前的本益比、EV/EBITDA、PEG 與 ROIC 均顯示其股價仍處於被低估狀態;而從基本面來看,AI 伺服器訂單爆發、AI PC 換機潮啟動、財務體質改善與與輝達、谷歌等科技巨頭的深度合作,已為其未來 3–5 年的成長鋪好路。 即使當前市場仍有關稅與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戴爾的現金流穩健、負債大幅下降,反而讓它成為波動環境下具備防禦力與成長性的少數標的。隨著轉型持續兌現,戴爾不僅有望擺脫「傳統硬體股」的標籤,更可能迎來一波市場對其「AI 概念股」定位的估值重評。對中長線投資人而言,戴爾是一檔值得密切追蹤與分批布局的潛力股。 【美股焦點】高盛第二季財報擊敗市場預期!股價創高還能漲? 【美股焦點】Meta 股價創新高,AI 撐起廣告帝國新未來 【美股研究報告】聯合航空獲利優於預期,樂觀看待後勢? 【美股焦點】Robotaxi遭質疑,特斯拉美夢破碎? https://lh7-rt.googleusercontent.com/docsz/AD_4nXfxrZ7rAaG17-3HoFtvJ1lnxgBPTc2bfOKW6HSiJ7RjRl5zaBwQL4AjCEBVde5H4S-CMgvTbLzrZCCnYyMIdSpgvX59nrlGL7x9aMBE-8h0vazidyUCK2ucK39AihrtiNF6pr4O_A?key=5_QU7YU7WMpBs06fMBEseg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賴元平】 天道酬勤,人到宜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