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威爾Marvell FY23Q3拉貨動能降低,中國與供應鏈問題為主因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672156800/c1b4ec26-f7ba-4872-989e-8b86691db354.jpg 圖/shutterstock *Marvell財報季度、年度表達方式為:FY23Q1:2022年2~4月、FY23Q2:2022年5~7月、FY23Q3:2022年8~10月、FY23Q4:2022年11月~2023年1月 【Marvell為年輕IC設計公司,版圖擴及網路通訊、存儲與車用運算領域】 Marvell邁威爾(MRVL)是一間IC設計公司,成立於1995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聖塔克拉拉。邁威爾提供半導體基礎設施的高速類比解決方案,主力為網通業務、存儲以及車用的領域,2021年陸續併購提供高速資料傳輸晶片的Inphi以及雲端、邊緣運算交換器晶片設計公司Innovium,更著重在資料中心、雲端等業務,以獲取更多市場份額與掌握最新技術。 【邁威爾FY23Q3營收續創新高,但不如預期,Non-GAAP EPS 0.57美元】 Marvell邁威爾FY23Q3營收續創新高達15.4億美元(QoQ +1.3%、YoY +26.9%),年化後優於公司年度經常性收入(ARR)60億美元的目標,資料基礎建設的市場仍然持續成長,不過營收落在公司財測的下緣,也不如CMoney預期的15.6億美元,主要因為下游客戶已開始進行庫存去化,因此對邁威爾產品的需求與拉貨強度降低,毛利率50.6%,稅後淨利1,330萬美元,GAAP EPS 0.02美元,Non-GAAP EPS達 0.57美元(QoQ 持平、YoY +32.6%),低於CMoney預期的0.58美元。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672156800/07112131-9190-4084-8c59-bfe194805a01.jpg 資料來源:Marvell、CMoney 【FY23Q3各板塊成長幅度放緩,中國、總經等供應鏈問題為主因】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672156800/cb855287-dabd-4b61-87ae-d748f8920e86.jpg 資料來源:Marvell 【預期邁威爾FY23Q4 受中國總體經濟、疫情爆發影響,需求大幅減少,Non-GAAP EPS 0.52美元】 邁威爾在FY23Q3時提出了對供應鏈下游的擔憂,在FY23Q3時,其已經見到下游對存儲產品的需求開始變化,不僅開始進行積極的庫存去化,也向邁威爾更改訂單,尤其是中國的OEM代工廠情形更為嚴重,CMoney研究團隊認為這對邁威爾影響最大的時間點會落在FY23Q4至FY24Q1的這兩季,在OEM廠庫存調節的過程中,汽車應用的供應鏈緊繃問題正要緩解,一消一長下,車用的成長仍不敵資料中心存儲晶片的大幅衰退,邁威爾預估將季減20%上下。因此,CMoney研究團隊將邁威爾FY23Q4營收預估值下調12.9%至14.3億美元(QoQ -7.3%、YoY +6.1%),毛利率50.5%,主要受資料中心晶片出貨占比下降而下滑,稅後淨利 -710萬美元,GAAP EPS -0.01美元,Non-GAAP EPS由0.60美元下調至0.52美元。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672156800/16518b5b-cecb-4ea1-ac82-61d409012290.jpg 資料來源:Marvell、CMoney 【邁威爾FY2023、FY2024受全球下游廠商庫存調整影響大,市況轉弱,預估Non-GAAP EPS 2.18、2.27美元】 展望FY2023與FY2024年全年,考量邁威爾管理層主動提出對於營收占比逾四成的中國之總體經濟影響、下游庫存去化情形加劇等擔憂,CMoney研究團隊認為邁威爾所面對的市況轉弱,預期至少影響兩至三季,因此我們相對應的調降對邁威爾的財報預估。 CMoney研究團隊預估邁威爾FY2023、FY2024年營收分別為59.3億美元(YoY +32.8%)、61.4億美元(YoY +3.6%),分別下調3.9%、17.3%,並且同時受產品組合改變:高毛利率的資料中心產品出貨下降,車用占比提升,毛利率分別下調0.3與0.7個百分點至51.2%、51.0%,稅後淨利 -1.6億美元、8,400萬美元,GAAP EPS -0.18美元、0.10美元,Non-GAAP EPS 2.18美元、2.27美元。綜合以上,CMoney研究團隊認為邁威爾在短期受中國、全球總經市況影響甚大,影響其獲利能力,故將邁威爾目標價由68美元下調至57美元(25x FY2024 Non-GAAP EPS),但目前股價已位於歷史本益比低水位,且公司有八成營收來自企業端,長期需求仍可期,因此維持買進評等。 前往美股放大鏡閱讀:連結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672156800/d119631a-a9ea-4858-b9e8-5b4099ac891c.jpg 資料來源:Marvell、CMoney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672156800/37d16f91-3c02-40b1-a440-c4d09cd15e51.jpg 資料來源:Marvell、CMoney https://image.cmoney.tw/attachment/blog/1672156800/57002f50-a57f-4dba-9492-bf80d6732294.jpg 資料來源:Marvell、CMoney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