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ete Generale的Kit Juckes指出,當前美元走勢與1980年代相似,並探討可能出現的新貨幣協議。
隨著美國美元在全球市場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的外匯策略師Kit Juckes發現,當前情況與1980年代初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那時,美元對德國馬克的價值在1979年底至1985年初期間翻了一番,這一趨勢若按今天計算,相當於歐元從1.52暴跌至0.65。
回顧歷史,當時的貨幣飆升是由激進的貨幣緊縮和擴張性財政策推動的。1981年,羅納德·里根總統上任後不久,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將利率提高到20%,以壓制接近12%的高通脹,18個月內通脹降至4%以下。即使在通脹減少、經濟增長加速的背景下,利率仍然保持在高位。
Juckes提到,在此期間,高利率助長了美元的強勁表現,而到了1984年,美國國會開始討論貿易壁壘和關稅問題。這些擔憂最終促成了廣為人知的廣場協定(Plaza Accord),該協定旨在透過各國共同幹預貨幣,以削弱美元並減少貿易失衡。
然而,面對今日的局勢,Juckes質疑是否能夠再度達成類似的“Mar-a-Lago協定”。他對特朗普政府能否實施協調政策持懷疑態度,並認為中國、日本和德國等主要金融盈餘國家不太可能參與這樣的協議。他建議密切關注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的動向,因為他將尋求私下承諾以幫助削弱美元。
最後,對於美元可能的未來走勢,Juckes沒有給出具體預測,但形象地表示:“1980年代的經驗引發了許多問題,無法自信地回答。唯一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比喻就是滾石。”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id7o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