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飲酒人口降至歷史新低,主流酒商積極布局無酒精產品應對產業巨變。
美國主流酒業正面臨自上世紀「大菸草時代」後最嚴峻的轉型壓力。根據 Gallup 最新調查,目前僅 54% 飲酒年齡的美國成年人有飲酒習慣,創下自 1939 年調查以來最低水平,即便持續飲酒者,其飲用量也大幅減半。這波改變除反映出社會文化對酒精看法逐漸趨於健康理性,更已對產業龍頭構成實質打擊。
根據莫爾森庫爾斯(Molson Coors, TAP)、康斯特雷申品牌(Constellation Brands, STZ)、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 BUD)及波士頓啤酒(Boston Beer Company, SAM)等酒商最新一季財報,整體銷量普遍下滑。TAP 與 STZ 分別銷量大減 7%、3.3%,就連號稱受益年輕消費者轉向的安海斯-布希與波士頓啤酒也分別下滑 1.9% 及 0.8%。AMANDA Paul-Garnier、Bottle Raiders 副總裁,直言:「美國酒精產業從未面臨這麼大的壓力。」
主因在於健康意識急遽抬頭,尤其是在 2024 年美國前衛生總署長再次發表研究,明確證實飲酒與癌症間的風險關連。報告更提出仿效香菸包裝進行「酒類警示標籤」的呼籲。這類健康危機訊息,加上年輕族群飲酒率急跌,更促使品牌不得不調整策略。
面對這波改變,主流酒商紛紛大動作推進「Beyond Beer」戰略,著重無酒精、低酒精氣泡飲、及植物或大麻成分飲品。例如 BUD 旗下 Corona Cero 無酒精啤酒業績增幅達 33%,成為該公司新業務成長關鍵。STZ 報告指出,Corona Non-Alcoholic 產品目前已是美國第二大無酒精啤酒類增量品牌。波士頓啤酒的「Beyond Beer」產品更占銷售量 85%,已遠遠超越傳統啤酒。
產業內部普遍認同,這波「減酒化」潮流不分年齡層、收入與種族,是結構性的消費變革。產品創新成為生存關鍵,Doakeris(BUD 執行長)強調,無酒精產品將驅動未來成長。與此同時,Philip Morris(PM)等跨煙草企業切入新型非傳統產品、健康導向市場,也映射酒業未來可能走向。
展望未來,「適度」與「健康」將是酒品產業投稿的核心關鍵字。美國政策層面一旦跟進實施強制標籤或稅負,產業競爭態勢恐出現新一波洗牌。面對飲酒需求下跌和消費習慣徹底轉變,酒商若無法及時創新、調整品牌定位,勢必面臨如同香菸般的衰退命運。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