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準會九月降息希望再遭重創!PCE通脹資料顯示持續壓力
美國聯準會九月降息希望再遭重創!PCE通脹資料顯示持續壓力
鮑威爾打擊九月降息希望,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交易者拋售債券!
美聯儲與財政部能否持續撐起股市?專家警告市場過度高估風險!
美國國債收益率下滑、美元指數重挫,市場擔憂美聯儲獨立性危機!
美國5年與30年期國債利差達101基點!自2021以來最陡峭曲線引發經濟成長預期
美國國債收益率波動不定!聯準會預測年內降息但未急於行動
美國經濟持穩,Janney展望降息機會但警示財政赤字風險
外資持有美國長期國債創下新高,Apollo發出警告!
美國通脹數據溫和 財政部債券收益率大幅下滑!
傑佛瑞·甘德拉克警告市場結構變化及美國債務無法持續!
近期美國3年期國債拍賣結果引發市場關注,特別是在聯準會(Fed)尚未啟動降息的背景下。此次拍賣的最高中標殖利率為3.824%,略高於前次的3.784%,顯示市場對中短期利率的預期有所上升。然而,拍賣的投標倍數(bid-to-cover ratio)為2.56,低於過去十次拍賣的平均值2.61,反映出需求略顯疲軟 。  值得注意的是,聯準會透過其系統公開市場帳戶(SOMA)參與了此次拍賣,購買了約204.74億美元的3年期國債,占總發行量的26.08%。SOMA的參與通常以非競標方式進行,不影響拍賣的最終中標利率,但其大量的購買行為可能對市場產生潛在影響 。  市場對此次拍賣的反應顯示出對美國財政狀況和未來利率走向的擔憂。隨著美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增加債務發行,市場對國債的需求可能面臨壓力,進一步推高殖利率。此外,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走向仍不明朗,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未來的經濟數據和政策聲明,以評估利率和債券市場的走勢。 總體而言,儘管聯準會尚未啟動降息,但其透過SOMA參與國債拍賣的行為顯示出在維持市場穩定方面的積極態度。然而,市場對未來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可能導致債券市場波動,投資者應保持警惕,適時調整投資策略。
【美國3年期國債拍賣解析】 關鍵事件回顧 2025年5月5日,美國財政部進行了新一輪3年期國債拍賣,結果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殖利率略升、需求略弱,聯準會(透過 SOMA)大規模認購的行為背後,其實藏有三個重要意涵。 一、殖利率升溫,透露市場不安 這次拍賣的最高中標殖利率達到 3.824%,高於上一輪拍賣,反映了市場對中期利率的「風險溢價要求提高」。這不只是通膨預期的反映,更顯示: • 市場對聯準會遲遲不降息感到失望; • 也開始對美國財政赤字與債務供給壓力產生警覺; • 長期資金(如養老基金、保險)對中短債的信心,開始動搖。 二、SOMA出手買債:表面冷靜,背後用力 聯準會雖未在貨幣政策上明示寬鬆,但卻透過 SOMA 認購了高達26.08% 的拍賣份額。這代表: • 聯準會雖嘴上不說,但已經在默默托市,避免殖利率過快上行造成資金壓力; • 這可能是針對金融系統潛在流動性風險的預防性措施; • 換句話說,「沒有明講的微型QE」已經開啟。 這樣的動作,往往出現在市場壓力漸增但又不能大張旗鼓放水的階段。 三、拍賣需求疲軟:機構投資人態度轉趨保守 本次拍賣的投標倍數僅2.56,低於平均值,這意味著: • 債券市場的「買家信心」正在滑落; • 大型資金如外資、保險公司、主權基金正在觀望; • 如果殖利率不再吸引人、政策面又未明確放水,那未來國債誰來接? 這正是市場最擔心的問題。 四、為何這很重要?這是整個收益率曲線的「中樞警訊」 3年期國債代表的是「政策預期區間」,一旦這個區段殖利率不斷上升: • 市場預期聯準會將會「維持高利率更久」,甚至開始質疑降息預期; • 可能導致長端利率跟著再拉升,出現所謂的「熊市債券曲線重新抬頭」; • 如果這樣的狀況延續,將引發金融股、科技股估值的再壓縮,風險資產難有表現。 五、投資人如何應對? 1. 債市投資者:須小心殖利率繼續走高的資本損失風險,短債可能比長債更安全。 2. 股市投資者:需關注高估值產業(如AI、成長科技)是否會因債券利率壓力出現估值修正。 3. 全球資產配置者:需觀察美元資產信心是否繼續流失,黃金、非美市場可能是資金避風港。
您已登出
若要繼續使用請重新登入
錯誤
發生錯誤,請再試一次。
您尚未登入
此功能需要登入才能使用。